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电动车牌照发放在即 互联网企业打响争夺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25 17:51:5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3月24日早盘,万向钱潮股价一度涨停,在其背后是一则万向钱潮有望拿到电动汽车生产牌照的利好消息。

  就在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规定》显示非整车生产企业“外行”可以有机会拿到电动车生产“牌照”。有分析认为,首批电动车生产牌照的发放极有可能在零部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中挑选。有知情人士预测,“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极有可能成为夺取新能源汽车资质的一员;而乐视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取得另一个牌照。”

  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发展空前

  在经历了2012年的萌芽阶段与2013年、2014年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如雨后春笋,已建立了相当大的市场基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350%和320%。而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辆和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0%和21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辆和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0%和880%。

  就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2853辆和12440辆,同比增长280%和29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6519辆和5996辆,同比增长340%和42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6334辆和6444辆,同比增长230%和220%。

  民生证券认为,国家发改委再次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条件等公开“问计于民”,标志着汽车行业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准入“闸门”进入开启倒计时。

  在民生证券看来,2015年将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收官之年,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原定的50万辆目标的截止年,为推动既定目标的达成,在当今节能减排及治理雾霾的大背景下,相关各部委陆续出台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预期年内更多的政策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相关企业。

  大门敞开任性中也有规矩

  虽然就发展速度而言,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但近年来国家严格把控着生产门槛和准入条件,因此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总体规模较小。而此次发布的《规定》被业内解读为电动车生产牌照即将发放的信号,从而赢得了互联网IT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的激烈角逐。

  有知情人士近日透露,首批电动车生产牌照的发放极有可能在零部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中挑选,这样既能起到“试点”的作用,还能最大程度发挥行业外资本的创新优势。据其预测,“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极有可能成为夺取新能源汽车资质的一员;而乐视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取得另一个牌照。”

  不可否认,就目前来看,互联网IT企业的胜算更高一些,原因是零部件企业本身就属于汽车制造业,所发挥的创新作用有限,因此国家对此类行业进入的核准有待进一步确认,而拥抱互联网IT企业是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时代选择。

  然而,此次《规定》中也设立较高的门槛,《规定》要求获得准入的生产企业须达到多项技术指标,其中,“车长4米、座位数4米”的车型,最高车速必须超过120公里/小时。

  此外,《规定》还限制,新建企业投资主体应是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此外,新建车企还应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和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

  这也意味着,低速电动车企业与一些“虾米”企业将被拒绝在纯电动乘用车范围之外。

  风吹草动谁将是最早的幸运儿?

  在此背景下,有分析认为,诸如万向钱潮等提早布局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公司,无疑离大门更近。

  据了解,早在2012年8月,万向钱潮就收购了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ONE)。接着在2014年1月,万向成功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从而控制了从电池到整车的完整供应链。2013年10月,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发布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54批),万向集团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虽然这仅意味着该集团能够制造专用车,但其具备的整车制造能力和整车制造设备为万向进入电动乘用车领域创造了条件。

  国泰君安认为,万向钱潮为毫无疑问的新能源汽车标的:其致力于从事电动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于2010 年4 月决议投资开发电机和电控后,公司正在渐次推进这两个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并且逐步取得了进展,比如电机已经小批量试销试装。同时公司承认等到万向电动车公司正常盈利,管理层会适时提出投资万向电动车的动议。

  此外,乐视网也是被投资者追逐的标的,据了解,目前乐视汽车美国的团队超过260人,为了尽快拿到首批互联网企业的电动车生产资质,乐视首款超级汽车新产品预计将于2016—2017年对外亮相。

  涉及电动车生产的厂商

  

项目方 协议、项目
万向钱潮 万向钱潮与万向集团、万向电动汽车签订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比亚迪 主营业务
乐视网、北京汽车 北京汽车与乐视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将联手共同打造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汽车及汽车生态系统,并创立轻资产品牌。乐视将为北京汽车提供互联网智能汽车的智能系统、EUI操作系统、车联网系统。
阿里巴巴、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用作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
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 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三方将组成联合专业工作团队。以腾讯对互联网行业的洞见、互联网创意开放平台,搭配富士康在高科技移动终端、智能电动车的创新整合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打造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智能电动车”。
百度 李彦宏表示,百度正在研发智能汽车,而且有望于今年推出。百度会与第三方汽车厂商合作,百度方面并不负责硬件。
苹果 对于苹果研发汽车,苹果公司一直保持沉默,但已被泄露的苹果研发信息(包括代号为“泰坦”的电动车项目).
谷歌 谷歌工程师确认无人驾驶汽车将于五年内上市。
特斯拉 主营业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