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私募大佬明曜投资的曾昭雄在3月2日调研了云南白药。(.中.国.基.金.报)
二次降息再现“满仓踏空”小盘“太阳”大盘“雨”
“资金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盈利就跌了,建仓补仓2个月,转眼本金就剩下九成。。。。。。”上周五在某券商大户室里,持股市值超过百万的投资者郁闷地哼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向记者无奈吐槽二次降息后蓝筹股跌跌不休的走势。一直寄望降息周期券商股还能有行情的投资者,苦苦持股,最终只能接受“满仓踏空”的结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两会“前、降息后的一周交易中,A股行情再度两极分化,只是与前一次降息不同的是,这一次小盘股”任性上涨,大盘蓝筹低迷不堪。这一变化,其实早就出现了端倪。
市场观察
蓝筹“明珠泪垂”沪指失守3300
从被资金万千宠爱到抛弃撤离,两次降息后,以银行、保险为主体的大金融板块的表现截然不同:2014年11月降息后,投资者疯狂涌入大金融板块做多;2015年降息后,大金融板块却跌跌不休。
增量资金匮乏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降息引发蓝筹盛宴;时隔3个月后,央行2015年2月28日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再度降息,但此时A股增量资金入场速度大不如前。从两大指标对两次降息前后资金流向进行了分析。
首先,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数据显示,2014年11月22日降息前后,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净变动额(增加额与减少额之差)持续为正。2014年11月3日~21日,银证转账连续三周为正,累计净转入944亿元;2014年11月24日~28日的降息首周,银证转账净转入额为1723亿元,增幅惊人。
而在2015年3月1日降息前,因春节因素银证转账在整个2月为净转出334亿元。
其次,从两融数据看,2014年11月22日降息前,11月20日A股融资余额仅为7541.16亿元。降息后截至12月11日A股融资余额累计增1803.96亿元,增幅23.92%。
而在2015年3月1日降息的前一交易日(2月27日),A股融资余额已增至11523.77亿元,相比2014年12月19日的1万亿元融资余额,两个多月融资余额仅增加1523.77亿元。截至3月5日,A股融资余额为12191.98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但相比2月27日,668亿元融资余额的增加对A股市场影响自然不大。
低估值吸引力渐弱
统计数据发现,截至2014年11月21日,深市平均市盈率仅为32.34倍。其中,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低至21.2倍,沪市在11月当月的平均市盈率也仅有13.14倍。再往前追溯,沪市9月、10月平均市盈率均在11.5倍左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上证所、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27日,深市平均市盈率高达39.25倍,其中,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达27.14倍;与此同时,沪市平均市盈率也达16.57倍。由于权重股持续下跌,最终令沪指在3月3日失守3300点。
高成长“共振”新经济创业板触摸“2”时代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在蓝筹股跌跌不休地煎熬时,创业板指却高奏凯歌,尽管3月6日大跌3.15%,但降息后首周创业板指依旧录得1.21%的涨幅,周K线五连阳,同时,一度触及2032.22点的历史新高,在“2”时代边缘打响新战役。
新经济造就创业板“逆袭”
当2015年3月1日二次降息消息落定后,不少投资者曾产生疑虑:市场风格是否会从创业板重新切换到主板?然而,一周下来,环保、医疗保健等创业板概念股起舞,用“涨声”证明创业板依旧是资金主战场。
那么,为何创业板能在此次降息后实现“逆袭”?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向新经济转型有较大关联。2014年11月下旬A股行情启动时,创业板并无异常表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体现为跟随大盘上行。但12月下旬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创业板与大盘逆向而行,主板指数涨得越好,创业板反而跌得越凶。2015年1月初,创业板指回落至1429点,为2014年8月底以来最低点。
恰好从此时开始,创业板悄然开启“逆袭”,从1月上旬震荡上行到如今的狂飙突进,创业板最大涨逾40%,即便二度降息来临,也没有让资金撤离,转投蓝筹股。
申万宏源分析师桂浩明日前表示,创业板能成功“逆袭”,是因为在行情进一步深入发展、估值修复转为价值发现时,市场还得重视成长与题材。他表示,不否认大盘蓝筹股中有的也具备成长与题材,因此不能说他们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但与此同时,创业板会有更多的股票具备成长与题材的看点,因此更将被投资者青睐。近期,互联网概念风靡一时,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创业板,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如今创业板会走得这么强。
业绩增长提振信心
一直以来,创业板高估值、低成长的特点为投资者所诟病,在经历多年沉沦后,创业板2014年的答卷令投资者颇为满意,净利增速创出近三年以来最高水平。
目前,创业板公司已全部发布了业绩快报,一些公司的年报也已面世。据报道,从业绩快报看,2014年,创业板421家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31.46亿元,较2013年大幅提高。若以平均营收看,创业板公司每家8.15亿元的营收也较2013年增长27%。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有53家创业板公司公布年报,合计实现净利润47.47亿元,而其余发布业绩快报的368家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48.12亿元。因此,422家创业板公司2014年实现净利润395.59亿元,较2013年的322.84亿元同比增22.53%,增长速度为三年来新高。
在新经济和业绩成长双重作用下,创业板上周盘中创出2032.22点的历史新高,不过上周五创业板指大跌3.15%,是今年反弹途中出现的单日最大跌幅。
分析人士表示,在经历一轮对新经济、高成长概念的爆炒后,目前创业板整体估值已达79.93倍,处于近几年高位,业绩能否继续支撑如此高的估值,投资者应谨慎判断。
后市前瞻
警惕主题投资回归平淡蓝筹“知耻后勇”
央行在“两会”前降息,小盘股取代蓝筹板块成为市场焦点。分析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也透支了“两会”期间可能出现的行业政策利好。“两会”本周将落下帷幕,“两会”之后市场格局是否生变?统计数据发现,“两会”之后主题投资往往会“获利了结”,而蓝筹股则存在投资机会,但短线仍宜保持谨慎。
两会后两周蓝筹易走好
从历史数据看,“两会”期间,A股市场往往表现较平稳。那么“两会”之后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呢?
日前,瑞银证券发表报告表示,从“两会”之后两周和之后1个月的情况看,沪深300指数正收益概率均为60%。具体看,2005年~2014年间,“两会”结束后两周最大涨幅出现在2009年,为12.8%;“两会”结束后一个月最大涨幅出现在2007年,为19.8%。2014年3月13日“两会”结束后两周和一个月的涨幅分别为2%和7.4%。
既然从历史数据看,在“两会”结束后两周和一个月,沪深300指数取得正收益的概率较大,那么,历史数据所显示的资金动态又是怎样的?过数据统计发现,“两会”之后,大盘蓝筹股往往有着不错的表现。
2014年“两会”后一个月,即3月14日~4月14日,交通设施、保险、房地产、建材和证券板块成为热点。交通设施和保险板块平均涨幅分别达9.79%和9.48%,房地产板块涨幅也有8.77%,跑赢沪深300指数。
2013年3月18日~4月18日,面对沪深300指数回落,蓝筹板块依旧是资金关注焦点,如房地产和保险板块分别上涨4.13%和2.32%,建筑和建材两大板块也同样获得正收益。
再追溯至2012年,“两会”后一个月时间,房地产、证券和保险三大板块表现不俗,一个月涨幅分别达4.56%、3.5%和2.2%。
从上述历史数据看,房地产和保险板块一直在“两会”之后一个月时间有着较好表现,成为资金最为关注的蓝筹板块。
对于“两会”期间的表现出色主题投资,瑞银证券认为,一般而言,随着“两会”的结束,各种主题投资热情随即淡去,资金容易“获利了结”。
沪股通发短线谨慎信号
虽然有分析师表达了对蓝筹的中期乐观,但从上周沪股通数据看,一些大盘蓝筹明显不被“待见”:如新华保险3月5日净流入2.89亿元,3月6日净流入减少至12.92亿元;工商银行3月3日、5日和6日上榜沪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但净流出金额从2814万元增至4950万元;中信证券3月4日一度由净流出变为净流入714万元,3月5日再度净流出3446万元,3月6日已退出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分析人士认为,仅就上述数据而言,即便中期看好,短期仍应对蓝筹保持谨慎。(.每日.经.济.新.闻)
千亿配资汹涌入市线上线下双拳出击
“市场看好降息后的两会行情,资金跑步进场!”线上理财平台金斧子抛出的股票配资广告语,更像是对眼下民间资金汹涌入市的描述。
P2P、理财中介,互联网金融各分支的玩家们,正瞄准“我借钱给你炒股,你付我资金利息”商业模式带来的巨大诱惑。
虽然并没有具体数据载明究竟有多少资金通过线上配资平台流入股市,但随机调查显示,单个平台借出资金在15-30亿元的并不在少数。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由线上配资平台入市的资金将达到200亿左右。这还仅仅是线上的,传统的线下配资公司渠道并未纳入统计之中。
试图通过调查采访,来还原这幅行情轮番涌动下的千亿民间资金入市图。
线上标杆趁热转向聪明的线上配资玩家们,正利用两会热档掀起新一轮营销高潮。
比如金斧子。这家线上理财平台以“两会转板,率先发财”为名在本月初启动了第二期零息配资活动。金斧子CEO张开兴告诉,公司的配资业务3月份前3天新增规模已经达到整个1月份规模的一半。仅两会头两天(3日、4日),单日配资额就高达5000万。
“现在是降息、两会双重政策利好叠加期,带火了一批题材股,比如环保、医药、与改革有关的标的等,所以配资需求有一小波飙升。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投研中心,就是为了给投资者决策建议。”张开兴说。
在规模迅速攀升的同时,金斧子的资金来源半径也在缩短。
此前,金斧子与线下配资公司展开合作,资金由后者拆出充当劣后级份额,银行资金充当优先级份额,两方面资金构成结构化资金池。资金池通过伞形信托切分成若干子账户,借款人通过这些“子伞”拿到钱放大股市投资杠杆。这意味着,金斧子在这条配资产业链的角色,是在为配资公司提供零售资金出路,充当其与需求方的撮合者。
但现在金斧子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张开兴,随着近半年平台股票配资业务的膨胀,已有不少民间理财资金和信托公司直接找到金斧子“成伞”。
“相当于我们自己变成了一家配资公司。民间理财资金做劣后,银行做优先,信托公司做伞。”张开兴说。
配资人通常要付出15-18个点的融资成本,金斧子的收益在其中只占到一小部分,大约2个点左右;收益的大头让出资方、银行、信托公司瓜分掉了。
截至3月8日,参与金斧子股票配资的人次达4.6万,金斧子一共配出24.3亿,投资人共赚收益1.1亿。
线下模式:轻批发重零售公司化运作已经十余年的民间借贷炒股行业,正因为去年下半年牛市重启、券商两融业务受限、伞形信托配资比例被银行调低等一系列因素,迎来一波业务扩展热潮。
玩家们看准了互联网平台对零售终端的聚集效应,将业务触角伸至线上,各式线上配资平台纷纷成立。
注意到,只要在网上搜索“股票配资”,打出业务广告的主体不乏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而由于门槛极低,即便资深从业人员也很难给出从事配资业务的机构数量。
北京玖弘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他们正在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此前,这家公司并没有在网上大规模宣传,但其配资业务依然门庭若市。
这位人士表示,目前资金在民间配资公司手中有批发和零售两种用途。所谓批发,是指资金来源体量比较大的机构,如温州、福建等民间资本充沛的地方机构,通常会以稍高的价格将资金批发给外地的零售配资公司,赚取息差;而零售配资公司相当于资金的“二道贩子”,转手将资金出借给个人客户。
“现在股市起来了,投资人进场的需求很旺盛。我们肯定不会在行情来的时候做批发,因为这样不如直接做零售赚得多。”该人士称。他还补充道,以往激进的资金还是喜欢寻求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比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