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机构解析:明日热点板块探秘(1/29)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9 17:58:2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计算机行业:互联网金融王者上路-“三剑客”拨云见日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

  重点推荐互联网金融“三剑客”: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互联网金融报告都是通过对比美国或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模式,总结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规律,亦或是过多讨论具体模式的好坏。我们试图通过总结金融和互联网各自行业的特征,以我国互联网的角度阐述我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看法和观点。我们认为:1、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最大的价值是众多的“长尾”客户,现阶段大客户并一定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2、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从而扩大的金融行业“蛋糕”。3、垂直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可能胜出,且更具有爆发力。4、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加速落地年。我们首推互联网金融“三剑客”: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推荐有互联网金融卡位优势的公司:恒生电子。

  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资源是用户,“长尾”是关键。由于我国投资者结构与欧美有较大差异,所以我们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价值在于“长尾”客户。传统金融企业更加重视客户背后的资产质量,因为他们无法以低成本覆盖足够多的用户,导致传统金融企业必须重视单客户的质量。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最重要的是用户本身,而不是简单的资产。因为互联网具有低成本快速扩张优势,不必过于重视单客户贡献值。拥有足够大量的用户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爆发的前提。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金融行业的“蛋糕”变大。我们认为传统金融企业由于业绩压力对单客户的质量有要求,所以其客户和服务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很多客户的金融需求并没有被满足。互联网金融因其低成本优势,可以对金融资产较小、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关注到的“长尾”用户进行有效地覆盖服务,从而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度。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激发“长尾”用户的金融需求,做大整个市场的“蛋糕”,并获取重新分配“蛋糕”的权利。

  垂直类互联网金融企业胜出的概率更大,更具爆发力。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腾讯、阿里等具有很大流量的平台将一统互联网金融行业,但我们认为垂直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可能胜出。主要理由:1、金融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进入壁垒比较高;2、金融行业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很可能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导致用户流失;3、垂直类互联网金融企业流量变现的单客户价值更高,未来在满足用户投资需求上的流量转化率也较高。

  催化剂:1、行业鼓励性政策文件出台;2、互联网券商政策松绑。

  风险因素:1、互联网金融政策监管加强;2、大智慧收购不成功。

  电气设备行业:一带一路西风强劲,电气设备行业乘风出海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规模大但电力消费水平低,电力建设需求迫切

  “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的年人均电力消费量大约为1666.02KWH,而同期OECD国家的年人均电力消费量约为7579.49KWH,前者仅仅为后者的21.98%左右,尤其在南亚与非洲地区该差距更加明显,这两个地区的年人均电力消费量分别约为471.3KWH与493.8KWH,仅为同期OECD国家年人均电力消费量的6.22%与6.51%,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电气设备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电力投资庞大,且电气设备进口依赖度高

  “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在2000-2013年间,年均电力投资总额约为1401.29亿美元,同期中国的年均电力投资总额约为1034.38亿美元,在此期间“一路一带”沿线国家的年均电力投资总额比中国的年均电力投资总额大了近36%。在2014-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的年均电力投资总额预计约为2460.88亿美元,同期中国的年均电力投资预计约为1925.11亿美元,前比后者大了约28%。“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的电气设备进口依赖度普遍非常高,大量国家的进口依赖度高达80%甚至90%。现阶段上述国家的进口比例约为56.73%,按照此比例计算,2014-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大约有年均1396.06亿美元的电气设备进口需求,这将为我国的电气设备企业创造一个庞大的潜在海外市场。

  电气设备龙头企业提前开展海外业务,乘“一带一路”西风继续挺进

  我国的电气设备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特高压领域的技术已经独步全球,因此我国的电气设备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具备在海外市场进行竞争的实力。我国电气设备行业的一些龙头企业,较早就开始拓展海外业务,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目前的海外业务收入已经占了其营业收入的相当比例,例如上海电气  (60172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19.33%、东方电气  (60087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22.70%、金风科技  (002202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14.02%、特变电工  (60008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13.74%、中国西电  (60117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8.86%、正泰电器  (60187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8.77%、思源电气  (0020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8.32%。这些龙头企业,由于在海外已经提前进行了布局,将会更大的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风险提示

  1、“一带一路”实际推动进度慢于预期;2、海外因为政治、法律、人文环境导致的经营风险。

  中国传媒行业:程序化购买有望推动互联网广告持续高增长

  研究机构:瑞银证券

  互联网广告:有望持续高速增长伴随互联网普及,加之精准度高、性价比高等,互联网广告发展迅速,市场份额持续上升:2005年中国广告中互联网广告营业额占比仅为3%,2013年已达22%;2009-201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营业额CAGR高达50%,远高于行业的25%,但规模仍不到美国的一半,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广告空间可观。

  展示广告:有望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广告增长的引擎当前中国的展示广告是在不知浏览者兴趣偏好情况下的海量投放,精准度劣势致其在互联网广告中占比从2010年58%降至2013年38%;在美国,得益于程序化购买技术的应用,2013年占比37%,同比+19%(已超过搜索广告),瑞银美国传媒研究员预计2016年占比将达到约45%、同比+22%。

  我们认为,新技术的运用有望推动展示类广告营业额的大幅增长。

  程序化购买:展示广告高增长的核心动力随着2008年美国展示广告步入程序化购买时代,程序化购买广告收入持续超过50%增长,2013已达465亿元,占网络展示广告收入47%,并推动展示广告持续加速增长。2012年中国程序化购买起步,2013年收入规模已达15.3亿元,同比+180%,但在网络展示类广告收入的比例仅为4%;借鉴美国的增长路径,我们认为,程序化购买将是展示类广告高增长的核心动力。

  程序化购买展望:移动端的渗透2014H1中国网民6.32亿人(手机网民5.27亿人),手机使用率(83.4%)首超PC端(80.9%);用户浏览时长,移动端(229分钟)明显高于PC端/电视端(161/89分钟)。随着移动端渗透率提升及3G/4G的普及,2013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已达155亿元,已连续三年同比增逾100%。我们预计,考虑到移动端投放效果、使用场景多样、精准定位等优势,移动端广告有望持续高增长。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