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养老催生服务机器人百亿市场 5股有望分享盛宴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0 17:46:40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能操控的接口,而机器人正是将所有家电全部连接在一起并实施操控的最佳载体。用户可以通过向机器人下达声控指令实现诸如打开空调、煮饭、洗衣服等生活服务。 “目前海尔、松下等多家公司已与我们合作,其产品可以和我们的机器人完美结合。我们的阿尔法二代产品中将内置一个安卓操作系统,并随时连接WIFI网络,用户还可以实现在异地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家里的情况、操作家用电器,从而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解放人的双手,真正实现‘智能家居’、‘智慧生活’。”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也同意这一观点。他指出,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而服务机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智能化,能够通过人机互动来执行复杂任务。而服务机器人本身的资源都来自于接口资源,如语音等,服务机器人可以通过智能化去寻找然后实现人机互动,也就是实现不同资源的互联互通。 长江证券(行情,问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性价比改善,个人机器人(PR)或复制个人电脑(PC)走入家庭的发展道路,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终端,市场空间较工业机器人更加广阔。 “未来,物联网和机器人、汽车、养老等各行各业结合,将对产业进行重新洗牌,一大堆旧产业将会倒下,一大批新产业将会起来,家用机器人是这个新兴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国家物联网协会会长、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系主任王志良如此表示。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待破局 在肖满意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一个重要的问题也被抛上台面,那便是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业内人士透露,一台机器人产品中,最关键的零部件即为伺服系统和减速器,这两者的成本几乎可以占到整机的一半。但这两部分核心部件却大多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来自高工机器人研究院的一项数据显示,仅日本的两家企业就垄断了全球减速器75%的市场份额。 不过,肖满意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的伺服系统和减速器全部为自主研发。“就以伺服系统为例,日本韩国的一套伺服系统产品需要上千元,如果我们采购他们的部件,那么现在市场上就根本看不到这样几千元的产品了,因为我们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成本比他们低很多。” 不仅仅是优必选,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核心部件上“破局”。作为老牌精密机械厂商,秦川发展(000837.SZ)在去年即宣布投资2亿元开展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术改造项目,并于近期获得国家“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生产线”重大专项支持;上海机电(行情,问诊)(600835.SH)则通过增资控股的方式引进日本纳博的先进精密减速器技术并成立合资公司。 而在自动化新兴企业中,通过并购加强核心部件研发实力则成为一种更流行的方式。2014年1月,新时达(行情,问诊)(002527.SZ)宣布以6亿元收购众为兴以切入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作为国内排行第二的控制器企业,众为兴的SCARA机器人已供应富士康和歌尔声学(行情,问诊)等大客户,且未来还将从控制器往下延伸进入伺服电机等领域。 2014年4月,华昌达(行情,问诊)(300278.SZ)披露定增预案宣布将以6.3亿元收购上海德梅柯,而后者则掌握着一系列在焊接机器人方面的核心技术。 “从目前趋势来看,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已经越来越快,其中特别是服务机器人方面,由于市场正处于初步阶段,国内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差距并不大,只要在技术上加快步伐,未来超越海外同类产品也不无可能。不过目前A股中尚无太多与服务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最有可能分享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的还是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但不管如何,以后留给国内机器人企业的蛋糕肯定会越来越大。”沪上一位知名券商的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飞笛资讯研究员表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