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沪指2014年上涨52.87% 成全球第二大股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31 18:07:3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今日A股迎来2014年的收官之战,沪指报3234.68点,涨2.18%,再创近5年新高;2014年全年累计上涨52.87%,位列全球股指涨幅第二位,并创出2010年以来最大年涨幅。

  沪深两市全年成交金额近75万亿,远超2007年的大牛市,创出历史天量。

  A股的大幅上涨不仅摘下了中国7年熊市的帽子,总市值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股市,连续数日破万亿的单日成交量更是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新纪录。

  疯狂的大盘伴随着疯狂的券商股,作为A股本轮行情的绝对龙头,券商股集体涨停是市场的一大亮点。从全年的表现来看,光大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 证券等股全部翻倍。此前,券商股历史上第一次集体涨停出现在12月4日,随后的12月16日、26日又爆发集体涨停。

  从行业来看,申万二级行业102个子行业中,仅有21个子行业涨幅超过50%,其余81个行业均低于此。涨幅超过50%的21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涨幅超过100%,分别是证券、基础建设、房屋建设、航运和航空运输。在涨幅居前的其他板块中,第二梯队则有港口、电力、铁路运输和钢铁等板块,这些行业的涨幅均高于60%。

  回顾2014年,不难发现随着多家券商再融资、杠杆的提升、个股期权、T+0的推进,券商被边缘化的局面逐步被改变。股市注册制的实行使得企业股权融资 更加便利,行政审批放松后券商在IPO中的地位及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券商投行业务的收入增加,这轮行情下,券商昂首重回了舞台。

  此外,市值在20亿上下的小市值股由于其壳资源的稀缺性,一度成为牛股集中营。在注册制和退市制度趋紧的合力下,对于壳资源的炒作将成为过去时,以今年末看,虽有蓝筹起舞的风格转变影响,但垃圾股爆炒行情消失仍是不争的事实。

  2014年A股大事记

  1月9日

  奥赛康IPO临时叫停,两个多月后,公司新股发行不但未择期重启,调查结果至今未公布。

  4月10日

  证监会正式批复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证监会指出,沪港通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参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应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沪港通正式启动需6个月准备时间。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仪式在香港交易所举行,标志着沪港通正式开通。

  6月18日

  IPO二次重启正式启动。

  11月1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年内第二次提到新股发行注册制。与3月25日首次提及时不同,第二次用到“抓紧出台改革方案”的措辞。

  12月5日

  沪市单日成交6392亿元,深市成交4348亿元,两市共成交10740亿元,刷新A股历史新高。资料显示,此前单一国家股市单日成交纪录,是由美国股市于2007年创下的995亿美元。

  12月29日

  沪指站上3200点大关,创下近五年的新高。
责任编辑:JoJo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