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带一路”携自贸区共建新局面(附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5 17:51:5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一带一路”携自贸区共建新局面

  本周疯涨的大盘终于出现了放量调整,金融股领跌,不过“一带一路”和周五获批的粤津闽自贸区成为本周新的炒作热点,并得到政策面的不断支持和确认。不过,本周这两类股涨幅比较大,周五开始进入短期震荡调整,但中线机会依然存在。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

  不少机构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和自贸区规划在接下来10年将持续产生重大政策红利,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全方位的贸易服务往来,将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概念板块有望持续成为市场的关注热点。

  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一带一路”正式被定为2015年重点推进的三大战略之一。之前的12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背景下,“一带一路”作为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的代表,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代表的意义愈发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市场也由此预期,“一带一路”有望以自贸区形式推动,经由国内自贸园区和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速而逐步落地。同时区域协同和产业转型升级也将加快。“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区域中已申报第二批自贸区的省市,也有望获批提速。

  虽然备受关注的“一带一路”规划仍未出台,但为了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多举措并行,不仅利用巨额外汇储备建立了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成立了400亿美元多国可参与的丝路基金,同时还对“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重点受援国加大了援助规模和援助力度。

  而据报道,“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务院。方案涵盖多方面内容,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着力打造中新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等。“一带一路”将依托沿线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带一路”产业概念股持续受益

  “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初期体现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三类企业将率先受益:1)基础设施工程类公司;2)高铁、港口、工程机械等设备及配套类制造业公司;3)与兴建基础设施相关原材料类公司。本周“一带一路”概念逆市再起,且持续性较强。对此,市场人士认为,这应是以海外基建和工程外包为投资核心的10月底“一带一路”行情的延续。数据显示,与第一波行情相同,12月5日中央政治局定调会议后重新启动的第二波行情同样是以中国交建(行情,问诊)为该概念龙头(表1)。在第一轮上涨中,上海交建涨幅高达51%,本次涨幅也达39%。国外工程承包业务为主或受益海外业务订单增加的振华重工(行情,问诊)、中材国际(行情,问诊)、中国中铁(行情,问诊)、中工国际(行情,问诊)等也均有不俗表现。

  红周刊11月8日相关专题文章曾重点提及,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行情,问诊)在十大央企的今年中报海外基建承包营业收入中,分别位列十大央企的第一和第五,是海外市场蛋糕切分中已有最实质获利的央企公司之一。资金层面上,12月10日,中国交建出现机构和大游资(机构席位、国泰上海江苏路)的共同抢筹,前买五金额高达5.84亿元。同样获得机构大买盘的还有中工国际,中工国际海外业务份额可占到主营收入的96.65%。有分析师表示,该公司作为央企中有海外基建业务的惟一一家中小板公司,在高速成长的驱动下值得特别留意。

  “一带一路”概念股涉及的产业较多。海外基建品种的活跃,同样带动了低估值的机械类上市公司的恢复性上涨。市场方面,中国重工(行情,问诊)、徐工机械(行情,问诊)等表现强势。其中,船用机械出口业务占比超过40%的中国重工自12月初至今涨幅已超过30%。资金面上,11月末该股中呈现出明显的QFII大宗交易对倒性操作,显示早有资金沉淀其中。与海外基建、传统机械的活跃有所不同,曾经作为“走出去”敲门砖的高铁特别是核电因为之前涨幅较大,所以本轮行情表现比较平淡,高铁板块表现最好的是新增资金倾向于大盘风格的中国中铁等,总体看,作为走出去战略具有比较优势的高铁、核电行业仍值得中线关注。建议关注中国中铁、中铁二局(行情,问诊)、晋亿实业(行情,问诊)、佳讯飞鸿(行情,问诊)等公司。

  “一带一路”区域投资重点明确

  相对有所共识的看法是水陆两路的可能桥头堡广西、新疆两省,以及主港和支港均有涉及的重要枢纽福建省(其中,泉州还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或胜算颇大。“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是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对此,兴业证券(行情,问诊)和东兴证券均认为,陆上丝路通过直达中东、俄罗斯及辐射非洲、欧亚大陆等通路,可以有效解决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