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信建投:传媒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推荐8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6 17:35:4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沪港通对传媒板块为双向影响即有机遇又有挑战 沪港通于 11 月 17 日正式开通,我们认为对于传媒板块可能是双向影响,即有机遇,又有挑战。其中,沪股通共涉及 A 股公司 568 家,含传媒行业公司 16 家,分别为歌华有线、中视传媒、中文传媒、北巴传媒、时代出版、浙报传媒、百视通、新华传媒、广电网络、东方明珠、博瑞传播、中南传媒、皖新传媒、凤凰传媒、吉视传媒、人民网;港股通涉及港股公司268 家,含传媒行业公司 3 家,分别为电视广播、凤凰卫视、腾讯控股。 沪股通传媒行业 16 家公司总市值为 2831.27 亿元;港股通传媒行业 3 家公司总市值为 1.21 万亿港币,约合 9565.53 亿人民币,是沪股通传媒公司总市值的 3.4 倍,主要是腾讯公司市值很高,约为 1.18 万亿港币,占港股通 3 家公司市值的 85.7%。 广电板块优质公司将有望受益 港股缺少广播电视领域上市公司,广电公司拥有大量有线用户资源,随着国内双向网改等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广电公司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拓展收入来源,如提供增值服务和宽带业务、开拓新业务等, 提升用户体验, 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同时不断优化成本,未来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广电板块优质公司有望受益于沪港通。 国有背景新型媒体集团将会受到港股投资者更多关注 2014 年 8 月, 习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未来具有国企背景的新型媒体集团的建设将会受到港股投资者更多关注。 数字营销板块估值低于港股互联网等子板块则高于港股 传媒行业各子板块 2013 年 PE 比较,A 股数字营销板块估值为64.8,港股数字营销板块剔除汇创控股估值为 182.2, A 股数字营销板块估值显着低于港股;A 股互联网、影视娱乐和传统媒体等板块估值分别为 79.5、74.4、28.7,高于港股 46.3、60.3、16.3。从估值看,A 股数字营销板块相比估值较低,将有望受益;互联网、影视娱乐和传统媒体等板块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但由于公司都在积极寻求业务发展和转型升级,高成长可以消化高估值。 相关标的推荐 我们认为沪港通对于传媒板块是双向影响,即有机遇,又有挑战。1、从稀缺性和广电公司改革发展角度,推荐关注吉视传媒、歌华有线;2、从国有背景新型媒体集团建设角度,推荐关注百视通、凤凰传媒、浙报传媒;3、从数字营销高增长和外延发展角度,推荐关注利欧股份、华谊嘉信、蓝色光标。 个股研究 吉视传媒:白马中的黑马,有线网中的明星 省网整合率先完成,数字化率和双向网覆盖率领先全国 1、在全国的省级广电网络整合过程中,公司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全省一张网,先发优势明显,成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领先的省份,在全省范围执行统一标准、统一业务、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 截至2014 年6 月30 日,公司有线电视覆盖用户670 万,覆盖率达74.5%;实际开通用户530 万户,入户率79.1%。 2、数字化整体平移转换工作开展以来,公司的数字化水平一直以较大幅度领先全国。在IPTV抢占市场的黄金期,由于吉林有线网的数字化整转较早完成,数字化有线网络与同期IPTV 相比具备技术优势,公司抢占了市场先机,因此IPTV 未能成功进入吉林,进而形成了当前吉林省有线网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3、公司在全国第一批启动并实施双向网改,吉林全省的双向网覆盖率大幅度领先全国水平。目前吉林省双向网改采取双线接入为主、EOC 和CMTS 为辅的模式。2014 年上半年,公司双向网覆盖412 万户,覆盖率达88.22%,远超全国47%的平均水平。 收入结构优化,增值和宽带业务大幅提升业绩弹性 随着数字化整转的完成、双向网覆盖率的逐渐提高,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扩大增值和宽带业务用户基数,以优质用户体验挖掘并提升用户ARPU,基于双向有线网开展的增值和宽带业务收入大幅提升。如下图所示,公司的基础收视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我们预计2014 年将首次降至50%以下,2016 年将降至40%以下,而增值业务2014 年将达到22.92%,2016 年将达到26.61%。 1、基础收视业务方面,未来增量收入主要来自募投项目新增用户。公司下一步重点是提升用户覆盖,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实际上,吉林全省共有近900 万户家庭,尚有200 多万户未能覆盖。此次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其中17 亿元即是加大基础网络建设,力争三年内新增覆盖用户150 万户,实际开通用户120 万户。 2、三方面因素促使增值业务快速增长:数字化网络基础杂实,尤其是双向网改推进早、落地实,覆盖率和实际开通率较高,公司网络能够承载大规模增值业务应用;市场化运营能力强:长期以来,公司的政府补贴相对很少,多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体内循环、自我发展,尤其是激励机制在省内领先,为发展增值业务给予一线销售20%的收入分成;吉林特殊的 省情:地处东北,冬天长天气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地区对增值业务的需求相当旺盛。我们认为2014 年公司增值业务用户数将达到203 万户,同比增长34.44%,增值用户占实际用户比例为37.25%,同比提升7.58 个百分点;2016 年达到3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