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谁将从新一轮电改中受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0 17:56:59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10%。发电企业需要按照预先确定的分月合同电量采购煤炭,月度发电计划的偏差对企业影响很大。

  ——部分调度交易机构安排发电计划科学性和公平性不够,部分电网内的常规燃煤机组基数电量计划完成进度不均衡,没有完成合同量。有的省年度预测计划电量常年大于实际上网电量,由于外送电量、优惠电量均优先于基数电量进行电量结算,造成当地发电企业基数上网电量合同完成率仅为85%。这给发电厂的管理带来麻烦,也造成了成本难以控制。

  按规定,调度时大机组优于小机组上网。但电监会的调查显示,2012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倒挂。2012年全国4省(市、区)60万千瓦级常规燃煤机组利用小时数低于30万千瓦级常规燃煤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最高的蒙东低了1133小时、广西、黑龙江和甘肃也低了933、517、407小时不等。全国七个省(市、区)60万千瓦级常规燃煤机组利用小时数低于常规燃煤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包括广西、黑龙江、甘肃、辽宁、上海、蒙东、浙江。

  售电放开猜想

  最有可能转型为售电公司的还是目前隶属于电网公司的供电局。地方供电局基本上都企业化了。

  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2977家企业有供电企业许可证,其中隶属国网的有2240家,包括地市级供电企业316家、县级供电企业1924家;隶属南网的401家,包括地市级供电企业63家、县级供电企业338家;隶属新疆建设兵团的30家,都是县级;隶属地方水电公司的231家,县级;隶属内蒙古电力公司的83家;隶属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的67家,隶属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的43家,其余还有62家。

  如果加上没有许可证的企业,则合计有供电企业3171家,其中县级2740家,地市级431家。

  实际上,供电体系的产权并非铁板一块,特别是县一级的供电公司,有相当部分由地方集资建设,以前并不属于国网和南网,近些年才在农网改造中统一由地方移交给国网和南网。

  以浙江为例,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共有地市级供电公司11家,县级供电公司64家,其中原资产属于省和县政府的61家供电公司已将资产无偿划转给国家电网。另外还有一家独立的温州市龙湾永强供电公司。

  上述61家无偿划转给国网的供电公司,以前属于地方政府,国网只是代管,主要负责农网供电。

  一位电力监管部门的官员称,当时电监会不同意统一划转给国网,因为农网本身是独立的配网,成本清晰,这些供电公司完全可以市场化,成为改革的实验田。特别是浙江经济条件好,这些农网的资产也较好,并不想并入,但国网想要。也有些地方比如河南,人员包袱很严重,地方则希望尽快脱手。

  据接近此次改革方案的人士透露,此次以放开售电侧为改革突破口,方案讨论中各方仍然分歧很大,原本方案倾向于先把售电从电网公司剥离,再放开,但国网坚决放对,甚至表示“要放就全放”。总体而言,因供电公司人员较多,国网如果把供电局全部甩出,有高层担心出现不稳定因素,反而不利于改革。

  在原国家电网建设公司顾问丁功扬看来,供电公司完全可以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样省市级供电公司的配电资产和售电都从国网剥离出来,相当于输配分开了。

  原国家电力公司战略规划部主任姜绍俊认为,将来放开售电,只能放开一部分大用户,不可能所有老百姓都到市场上买电。最后结果可能是一部分大用户进交易市场洽谈购电,另一部分电量尽管只有20%-30%,仍由供电公司代购,而供电公司的账本必须要和输电分开核算。

  另一位长期从事电力监管的人士则主张建立电力交易市场,把直购电完全放开,让工业和商业企业与电厂直接谈交易。现在需要国家补贴的居民用电和农网电量加起来不到20%,仍由政府定价,其余完全可以放开现在的目录电价管制。而政府要做的是对电网的输配电价进行监管。

  据悉,目前发改委核准了20多个省市的直购电价。但业内普遍认为,现在电价管制和电网输配电价成本还未明晰的情况下,直购电并未真正展开,在实际执行中变成了地方政府压发电企业让利,电网则旱涝保收。

  一位电力行业分析师认为,如果真能全面放开直购电,意味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工商业用户的终端销售电价逐渐放开,政府不再干预电价,而电价多年来被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使用,目前各省的电价无论上调下调都要上省长办公会。所以,电价放开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是大事。

  二是规模小、效率不高的发电企业会倒掉一批。虽然发电企业投资已经市场化,但还是由政府核准发电小时利用数,到底要不要保护小电厂、如何保护,都是问题。尤其在四川这样水电多的地方,小火电的发电量不大,但在枯水期不可替代。

  售电放开还有怎么放和对谁放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牌照。多位分析师认为,现在有不少公司和投资者对成立售电公司有兴趣,有意积极申请售电牌照。连电网公司的人都觉得售电放开大势不可逆转,有的亲属朋友已开始注册公司。但售电并非谁都能干。首先,要能拿到更低的电价,这意味着售电公司必须有能力聚集很大的客户群,才能和发电厂谈判;第二,要能承担售后服务。因此,正泰电器、特变电工等做输配电设施的企业较有可能。

  王冬容则强调,售电侧再放开前必须先实现网售分离,并做到“有保障措施的放开”。因为放开之后,投资者感兴趣的肯定是大型工商业用户和工业园区,农村和居民的售电最初价格肯定还由政府进行低价管制,放开之后没人会愿意做,所以一定要有一家政策性公司来做保障工作,而且这家公司不能留在国网内部,如果留在内部,就会异变成垄断公司。

  在他看来,比较理想的格局是将电网分拆为一个输配电业务平台和一个从事保障服务的政策性购售电公司,在此基础上放开售电,形成“1+N”(即一家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