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周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十大金股(11.05)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5 17:36:22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中金在线网贷平台 全新上线——中金在线168理财网多种优质投资项目>>>点击进入
开山股份:新业务进入收获季 “强烈推荐”评级 投资要点 新业务: 2014年是公司开展膨胀机业务第二年。第一年推出产品,建成电站,主要做应用和实验。第二年是把产品谱系做齐,同时把以前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2014年公司膨胀机业务主要在三方面取得了进展: (1)产品谱系逐步完善。高压、大流量的产品都已经成熟推向市场,订单也很多,ORC膨胀机单机最小50KW,最大到2300KW都有订单,产品应用正在进行中。后续还会有一些开发。 (2)可靠性问题基本解决。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工质泵的故障率,最终通过开发螺杆工质泵彻底解决了该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3)在商业模式上取得了突破。在资金模式上,逐渐减少合同能源管理订单比例,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融资租赁等,有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石油炼化行业现状为公司推广膨胀机创造了机遇: (1)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过剩,虽然芳烃的进口量还有约40%,但如果现在的在建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也将属于饱和状态。国内石化工程公司新业务方向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开拓海外市场,继续做增量,二是从存量市场挖掘潜力,比如通过推广公司膨胀机产品做节能改造。 (2)我国的芳烃项目(除了海南炼化)基本不挣钱,因为海南炼化项目能够实现盈利,其二期项目已从60万吨扩容到100万吨。海南炼化项目之所以能够盈利,主要是因为该项目不需要用外网1度电,还可以对外输送。目前,大部分石油炼厂都在推进能效倍增计划,都会在低温余热方面做文章。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厂,能够换出来的热水是2000吨,对应的膨胀机的装机功率是12000KW(不包括芳烃),能发出上亿度电,市场空间很大。 (3)中石化曾计划投入大笔资金来发展地热发电,但中国在中低温地热方面还没有发出来过一度电。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温地热占15%,中低温地热占85%。而在中石化内部有大量与地热热水类似的中低温热水存在,如凝结水等。在我国地热产业产业政策不明朗、资金投入大的情况下,我们预测中石化将转而将资金投向中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成熟后可以进一步移植至地热发电。 在新业务膨胀机业务发电方面,公司将主要依托工程公司的技术实力进行市场拓展,如公司与中冶在钢铁领域的合作进行就非常顺利,如宣钢的成功案例。公司将进一步寻找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乐观的预计,公司在石化领域类似的合作将在年底或明年一季度有所成果。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将以美国奥玛特公司为榜样,不光提供设备,还将参与项目的经营。 传统业务: 1.房地产景气度下行,对公司传统压缩机业务影响很大,目前增量市场十分有限,但“节能”的空间很大,压缩机的耗电量占全世界总耗电量的30%,其中空气压缩机的耗电量占10%。一台空气压缩机的生命周期里,80%是电费,购置和维护成本只占20%。通过推广节能新产品、开拓存量的节能改造业务,公司可以有效冲抵传统压缩机增量下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1)公司的压缩机产品比同类品牌产品能够节能15%~25%。我们预计2014年公司二级压缩机销量600台,按每台35万元测算,可为公司贡献收入2.1亿元,预计贡献净利润8000万元以上。预计2014年公司二级压缩机将销售1000台左右,对应收入为3.5亿元,净利润1.2亿元以上,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做到2000台,实现收入7亿元以上。 (2)公司也做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逐步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进行转变。通过免费做项目改造,分享节省下来的电费收入,这种模式在福建和广东都取得了成功。公司计划在造船、家电等行业进行重点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4年-2016年公司收入22.8/31.4/40.6亿元,同比增长16.9%/28.6%/29.3%,归母净利润4.16/6.1/8.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97/1.43/2.04元,对应PE为35/24/1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低温发电技术推广进度低于预期风险,项目不能稳定运营风险,高温热泵业务以及外延式收购不确定性风险,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责任编辑:zdsh
中海油服:业绩符合预期 报告摘要: 201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15亿元,同比增长22.20%,实现净利润65.49亿元,同比增长22.10%。 钻井服务作业10297天,同比增长10.20%,日历天使用率92.1%,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油田技术服务方面,多条作业线工作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进而带动收入同比增长。 船舶服务作业17766天,同比下降1.60%,日历天使用率93.4%,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物探服务三维采集22144平方公里,同比下降0.90%,数据处理15090平方公里,同比增长21.20%。 公司毛利率为34.94%,同比上升0.85个百分点。 展望后市,尽管油价短期出现一定下跌,但在全球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油价很难打破近年来区间振荡的走势。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稳步增长,中海油资本支出持续增加,将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有力保证。维持对公司2014、2015和2016年的业绩预测,EPS分别为1.59元、1.82元和2.03元。维持对公司A股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风险提示:公司在深水业务方面的拓展进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会对公司的预期业绩产生一些影响。 责任编辑:zdsh
青岛海尔: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盈利能力稳步攀升 业绩增长良好: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4.87亿元,同比增长5.7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增长21.83%;其中非经常性损益5.91亿元,扣非后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62%。 前三季度,公司投资净收益10.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21%,主要是前三季度公司转让了章丘电机和特种电冰柜等子公司的股权及剩余股权所致,分别于4月29日和7月15日,完成转让事宜。 产品盈利能力稳步回升: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25.58%,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26.74%,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公司产品综合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攀升,主要受到了其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上半年,公司推出了卡萨帝朗度冰箱、海尔博观智慧窗冰箱、卡萨帝云裳洗衣机、免清洗洗衣机、帝樽空调、天樽空调等明星产品,加速产品结构升级。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产品创新实力以及软硬结合的综合优势,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未来仍将持续,综合盈利能力仍将持续稳步上升。 费用率控制得当,未来走势平稳:前三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17.56%,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64%,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同类企业相比控制较为合理;管理费用率6.12%,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管控效率相对较好。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测14/15/16年EPS分别为1.70/2.02/2.37元,对应PE分别为9.69/8.15/6.96倍。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研发及创新实力优势显著,创新产品推出步伐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明显提速,综合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同时,公司以U+为核心的U-HOME业务持续推进,强化公司软硬结合的综合优势,我们坚持看好公司未来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市场需求低迷,原材料大幅涨价等。 责任编辑:zdsh
南京高科:股权投资等同市值 业务转型带来空间 事件: 公司公告称,近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告知函》:“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国有资本退出一般商品房开发及工程建设等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文件精神,市政府对你司退出相关业务领域提出以下建议方案:一、设计、施工、监理及园林、养护等领域,以改制和出售国有股权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全面完成退出;二、一般商品房开发领域,加快现有一般商品房项目开发进度,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实现从商品房开发领域退出,加快房地产业务转型;三、加强业务转型研究,尽快整合优质、成长性好的资源,逐步注入你司,促进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我司正在研究上述建议方案的具体落实措施”。 公司公告称,上述事项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销售等,其中,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年销售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约70%,设计、施工等相关市政业务年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20%。退出设计、施工等市政业务预计在未来三年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上述事项可能在三年后会导致公司主业发展方向发生变更,存在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不确定、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投资建议: 存量商品房两到三年内将全部去化完毕。我们预计公司所有项目未结建面达166.49万平。其中,尧顺佳园、循环经济示范园、龙潭机电产业园为保障房项目。诚品城项目接近结转完毕。除保障房外,商品房未结算项目为高科荣境和高科荣域。两者合计未结算建面92.98万平,权益未销售面积约65万平。在退出房地产业务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房地产项目将加快去化和竣工进程。按照目前公司年均20到30万平销售能力,以上商品房项目将在两到三年内全部去化。 地产业务变现带来充足转型资金。我们预计公司拥有上述土地储备权益净现值合计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