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盐业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完成,重申关注行业投资机会
事件
10月29日国内部分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盐业协会在今天举行的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
方案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2016年起逐步放开
据悉,此次盐业改革方案分六个部分共20项内容,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具体内容为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域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环节。
按照已过会的草案规定,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特许经营,同时现有食盐生产和批发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按照新的法规申请新的食盐生产和流通许可证,从2017年起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正常经营。而社会资本进入盐业,只能进入已取得经营许可的企业。
据悉,盐业改革事项已由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也是发改委今年要完成的15项任务之一,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已经通过方案,同时工信部、中编办、食药监局、财政部、国资委等涉及部委都同意此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
后续正式方案有望加速出台
国内盐业体制改革早在2001年就正式起步,但期间受到盐业公司等既得利益群体阻挠、政府决策部门对盐业改革是否会影响碘盐推广持犹豫态度、国务院机构改革导致负责盐改的部门屡次变更、非典和日本核辐射事件引发国内食盐抢购潮等种种因素影响,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国内碘盐的普及和民众对缺碘危害的意识提升,盐业专营的存在基础持续弱化,同时随着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高,盐业专营的弊端日益突出,已到不得不改的程度。
2014年以来盐业改革呈现加速推进的迹象,包括4月份国家发改委宣布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5月份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重申加快推进电力、油气、盐业等重点行业改革;6月份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政府全面放开小工业盐价格等。此次盐业改革方案在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获得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我们认为这基本代表着改革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已经完全消除,后续正式方案的出台有望加速在年内完成。
盐业市场格局有望迎来重塑过程,龙头企业受益
此次盐业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基本符合市场此前预期,包括从2016年起逐步放开,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域经营,放开产品价格和批发、流通环节等。(光大证券)
银行行业:定向宽松持续,估值修复可期
央行持续定向宽松,利于银行股估值修复。
央行引导利率下行及定向宽松政策基调不变,定向宽松带来的流动性,以及沪港通推行预期均为蓝筹股带来估值修复机会。资金利率下行利于银行负债成本的改善。此外,定向宽松带来的债市行情也有利于银行在降低非标配置的同时通过提高债券配置,获取较高的债券投资收益。
季报业绩增速放缓,不良充分暴露。
3季报公布完毕,银行业绩逐步放缓,主要由于资产质量压力及大额核销导致的拨备计提大幅提升。在监管政策鼓励下,各家银行加大对表内外资产的审慎排查,充分暴露风险,关注类贷款生成加快,不良向下迁徙速度加快。由于不良贷款属于滞后指标,加上关注及逾期贷款持续反弹,预计不良仍将反弹,但随经济逐步企稳,未来不良反弹速度将放缓。
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放缓,息差环比企稳或小幅改善。
出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考虑,利率市场化在存款上限打开的推进将较为谨慎。存款成本在定向宽松下环比小幅改善,预计息差环比企稳或小幅改善。
股息率较高,机构配置处于历史低点。
从股息率水平看,上市银行尤其国有大行的股息率处于6-7.5%,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估值具备安全边际。从14年3季度基金配置数据看,十大重仓股中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点,仅为1.98%,超配比例为-6.91%。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行业业绩逐步放缓,在不良充分暴露拨备加大计提下整体表现稳定,受益于央行定向宽松政策持续,存在估值修复机会。维持“买入”评级,建议关注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
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放缓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压力;2、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股价可能产生阶段性波动。(广发证券)
国防军工行业:11月关注展会催化剂
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行业累积涨幅超过70%,主要还是市场对军工改革和强军带来的行业受益预期。我们认为改革和强军并不是一蹴而就,短期行情主要是预期驱动,未来几年可能各项改革政策和装备研发会不断推进,这些预期会逐步落实,仍会成为行业催化剂。
行业3季报收入增长约27%,可能受毛利率下滑和费用率上升影响,业绩增长约7%,但由于军品结算特点,季报还不具有趋势性。
对于强军,我们认为需要紧跟攻防兼备战略、国防信息化的趋势,海、空核心装备平台和国防信息化业务类的公司将会受益这一趋势。
对于改革,军工企业集团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是趋势,相对而言可操作性较强的是企业性质的资产;事业单位改制需要关注具体政策出台、集团层面的战略和动向,中电科集团、航天两大集团事业单位较多,中船重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可能会走在前面;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激励机制改革等等,我们判断中航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中国电子及地方国企可能会走在前面。
我们判断11月份仍然有行业催化剂,需要关注两年一度的珠海航展期间行业政策发布、合作协议或订单等;近期关注通用航空、航空发动机等方面的政策等,国务院发言人已经表示近期国家空管委将要召开会议部署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这将对通航产业链特别是设施类相关公司有催化;11月份还需要关注广船国际等停牌公司可能复牌,将会对具有整合预期的公司带来催化剂行情。同时由于累积涨幅较大,也需要防范波动较大的风险和整合推进进度慢于预期的风险。结合市场因素,11月的组合调整为四川九洲、光电股份、哈飞股份。
风险提示:军工股有估值溢价较高随市场调整的风险;军工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具体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军工新产品的研制进度和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广发证券)
煤炭行业月度报告:大矿减产,政策托市
9月大矿减产力度较大:9月份煤炭产量2.928亿吨,同比下降7.00%;1-9月份累计煤炭产量28.50亿吨,同比下降1.30%。三大产煤大省山西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0.55%,环比下降8.91%,内蒙古同比下降14.30%,环比下降7.76%,陕西当月产量同比增长11.80%,环比下降31.45%,减产的主体是大型国企,部分小煤矿产量甚至有所恢复。
需求疲弱未改:9月份当月火电发电量31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5%,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火电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整体用电需求的疲弱;另一个原因是“水火不容”,被水电挤出。9月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6032.67万吨和6891.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6%和1.04%。
港口库存回落,电厂库存偏高:秦皇岛库存在7月中旬达到730万吨的高位后震荡回落,截止10月27日降至545万吨。截至10[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