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医药股并购重组仍是亮点 七股有望爆发小宇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7 17:50:58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4亿,同比分别增长21.05%、8.55%和6.07%。尽管多数省份招标晚于预期,但由于gmp 认证造成短期供不应求,公司基础输液上半年实现了较快增长,预计下半年增速有所回落。非输液产品实现收入8.22亿元,同比增长63.88%,主要原因是硫氰酸红霉素产品实现销售,我们估计上半年销售额在1.3亿左右。公司非输液产品已经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我们预计下半年高增长势头有望继续保持。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7%至5.37亿元。收入快速增长而净利润变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1)融资净额同比增加致使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2)塑瓶终端竞争加剧,塑瓶产品毛利率下降;3)伊犁川宁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上述因素短期实现根本性改变难度较大,预计公司净利润水平会维持平稳增长。

  毛利率同比下降3.03%,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净利率下降3.37%。公司输液产品毛利率保持平稳,同比增加0.7%。非输液部分由于硫红毛利率相对较低,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12.64%,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3.03%。尽管市场开发费、职工薪酬和利息支出等同比增幅较大, 但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维持在26.6%左右。公司销售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02%下降到14年的13.65%,下降了3.37%。

  围绕既定战略,三大业务板块稳步推进。大输液方面,公司强调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报告期内黑龙江科伦等5家子公司获得了可立袋或PP 袋输液的注册批准,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终端竞争力。抗生素中间体方面,14年4月一期的硫红项目顺利投产,上半年实现销售。二期的头孢类中间体工程生产车间主体封顶,预计年底投产。创新药方面,公司拥有在研项目209个,14年新增55个。目前已经申报16项,3项具有首仿的机会。此外,在现有3大研发基地的基础上,公司拟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竞争力。总体来看,公司围绕既定战略,3大业务领域稳步推进,不乏亮点,将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为1.59、1.95和2.35元,对应PE17X、14X和1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硫氰酸红霉素价格下降风险。

  京新药业:转型后保持高增长 小市值公司空间大

  京新药业 002020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江维娜 撰写日期:2014-08-27

  事件:公司公告2014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5 亿元,同比增长30.1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950 万元,同比增长75.15%;扣非净利润5952 万元,同比增长92.2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734 万元,同比增长193.74%。与业绩快报披露一致。

  制剂高增长势头不减,是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志:上半年制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2 亿元,同比增长32.77%%,毛利率提升1.34pp。三大核心品种是增长主要动力。瑞舒伐他汀上半年含税收入过亿,增速60%以上。康复新液因为在部分医院增长过快超医院使用限额,在部分医院被暂停使用而影响了销售,预计全年也会保持50%左右增长。另外内蒙古1000 万盒康复新液技术改造项目达产,产能问题获得解决。地衣芽孢杆菌由于各地基药招标进度慢于预期,销售放量受到一定影响,预计随着下半年招标加速全年有望实现收入8000 万。制剂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对于确认公司转型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制剂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能够降低原料药周期性的波动而提升估值水平,另一方面毛利率随着收入结构变化而不断提升,使得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

  原料药业务现复苏迹象,收入增长28.68%:公司传统原料药业务受下游抗生素等普药销售的放量,收入有所回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9 亿元,同比增长28.68%。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价格有部分回升,同时公司原料药成本控制优势体现,原料药整体毛利率提升了7.43pp。

  未来原料药业务主要定位于保障制剂业务,形成原料、制剂一体化。

  小市值公司转型成功,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公司13 年实现制剂收入占比超过原料药,确立转型成功。14 年半年情况看制剂销售依然保持高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高194%,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3.54pp,财务指标健康。公司制剂已经在心脑血管、消化、精神领域形成了梯队产品线,为未来成长打开空间。目前公司市值50 亿,作为原料药转型成功后,制剂产品品种结构良好,保持高速增长的稀缺化药标的公司,我们看好未来公司发展的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14-16 年EPS 分别为0.38、0.57 和0.82 元,给予15 年35XPE,目标价19.95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销售低于预期;招标进展慢于预期;原料药降价风险。

  新华医疗:有望受益于国企改革 医疗服务和血液透析业务具有高弹性

  新华医疗 600587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刘亚明 撰写日期:2014-09-03

  看好国企改革和医疗器械国产化背景下,公司具有通过并购整合成为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的潜质。公司是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会长单位,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确立了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疗服务三大核心业务。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公司依托良好的品牌知名度、技术生产实力和渠道优势(覆盖了全国8000多家医院),未来依靠自主创新加并购整合,产品线不断完善,产业链整合效益不断显现,有望实现内涵与外延同步快速增长,成为一家平台型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医疗服务与血透业务是最具高弹性、大空间的新增长点。受政策对终端需求的拉动及对外企进行反垄断倾销的推动,公司医疗服务和血液透析业务均有较高的拓展空间,2020年100家医院、1000家血透中心的目标值得期待,但业务推进及并购整合的具体进展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假以时日,公司有望成为类似于费森尤斯的医疗服务、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垂直整合型的医疗巨头。

  医疗器械业务通过加快研发和并购整合快速增长,从产品制造商向整体方案提供商转型。公司业绩较为明确的驱动是外科、体外诊断、口腔等新布局的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并购整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些新领域均有望打造成为10-20亿元以上收入规模的重量级事业部,相当于3年再造一个新华医疗。具备传统优势的感染控制事业部逐步由设备制造商向整体服务商转型,民营医院建设、县级医院消毒设备、洁净手术室升级换代需求有望拉动该业务保持平稳增长。

  制药装备业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维持稳健增长。传统产品增速降低,但并不意味着会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累赘,所占比重逐步缩小,中药、生物制药设备比重会逐步增加。与千山药机的专利诉讼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4、2015、2016年每股收益为0.85、1.22、1.64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为38.59、26.94、20.06,基于未来3-5年公司收入有望保持25%左右的确定性增长,盈利能力较高的新业务比重进一步增加,未来净利润增速有望超过收入增速,按2015年30-35倍市盈率,合理股价区间为36.6-42.7元,予以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质量风险;并购整合进展不达预期;制药装备业绩下滑风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