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煤企超七成亏损 扶持力度将加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0 18:06:2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煤炭价格下跌致15家上市公司中期净利同比下滑

  日前,国家发改委召集包括五大发电集团、神华集团在内的大型燃煤发电企业负责人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领导关于煤炭行业脱困的指示精神,并研究煤炭进口相关工作。今年煤炭企业举步维艰的窘境下,政府救市政策也将掀开“面纱”。

推荐阅读 如何寻找股票买卖点

迅速了解个股压力支撑位,买卖点…[详细]

中金公司:股民不要被“吓跑”
  • 2350点压力渐显 沪指高位十字星暗藏玄机
  • 券商最新评级:10股欲迎翻倍增长空间
  • 结构型牛市特色渐显 四只特钢股露黑马相
  • 四只新股周三上市 九大机构详解估价区间
  • 军工股刺激因素不断 主题行情将贯穿全年
  • 我国大型乙烯国产化突破 7股显黑马本色

  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普亏

  根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8日,共有19家煤炭上市公司公布中期业绩报告和预告,其中15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其中,8月25日晚,国投新集(行情,问诊)发布半年报业绩公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较大亏损,净亏损金额达到6.47亿元,同比下降598%。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出现较大亏损的原因,国投新集表示,主要是目前煤炭市场疲软,煤价仍持续下滑且短期内无明显回升的迹象。对于亏损的原因,上述煤企均提到,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价不断下跌,导致公司不断下滑。

  在已经公布中期业绩的上市公司中,四川圣达(行情,问诊)上半年净利润暴增492.33%,涨幅最大。四川圣达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下滑60.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8.64万元,同比暴增492.33%。但这并不是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好转,而是转让子公司股权,获得了5085.8万元的收益。扣除这部分收入,公司净利润亏损2068.89万元。

  而此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近期一次会议上指出,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70%。

  电价下调煤企雪上加霜

  显然,今年以来,随着煤炭市场不断恶化,煤企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8月26日,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在保持销售电价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全国燃煤发电企业标杆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93分钱。此次电价调整,这部分电价空间重点用于对脱硝、除尘环保电价矛盾进行疏导。

  金银岛分析师戴兵表示,此次电价调整,对于目前低迷的煤炭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电价的下调势必会让火电企业在电煤接收价格上面进一步有所压制,以此希望能够在采购中挤压出更多的利润空间。

  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利表示,按照电价下调接近每度1分钱折算,煤价或对应调整20-25元/吨,这对目前已经低迷的煤炭市场是一个大大的利空。

  行业限产试图保持煤价

  新快报记者从行业资深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召集了包括五大发电集团、神华集团在内的大型燃煤发电企业负责人召开会议。据媒体报道称,根据相关会议部署,具体帮困措施包括要求煤炭行业下半年压缩产量2亿吨;关闭一定数量的煤矿;取消对神华、中煤两大央企主营业务收入指标考核;对于超能力生产煤炭企业设立黑名单,并和项目审批、融资贷款挂钩;将严控煤炭进口,拟对除褐煤之外的进口煤征收进口关税等。

  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的各种救市政策不断——限制外省煤、煤电互保、清理税费、限制进口煤等,不但这些救市政策未能落到实处,而且对煤炭业景气也未能起到明显作用。

  日前,煤炭市场正在开始限产以试图实现保价的目的。在神华和中煤宣布下半年限产的计划后,大同煤矿集团8月25日宣布,下半年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1000万吨以上。

  8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文,要求所有煤矿按照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和承诺事项组织生产,不得超能力生产。

  “限产不代表产能减少,这些措施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效果。”瑞银证券在研究报告中也认为,虽然行政政策要求限产等措施,短期内可能会使煤炭价格出现人为提升,但由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不改,减产结束后的煤价会重回下降通道;另一方面,行政干预反而将会延缓高成本煤矿产能的彻底退出,让面临盈亏平衡的企业继续经营,从而延长供大于求的时间窗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