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如何遇见十倍股?人均GDP里寻找行业逻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9 17:53:5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短时间内催化了十倍股,从表2可见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十倍股倍出!比如汇川技术(行情,问诊)来源于华为的团队,巨大的市场,极为强悍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吞噬竞争对手的客户,这样的逻辑已经足够简单,同理比亚迪(行情,问诊),我们会在下期公司篇细述逻辑。

  物流:人均6000美元后开始真正重视进入物流效率的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更多依赖于整个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人人都知道顺风是好公司,如果顺风在2008年流血上市,巨大的网购市场,小贱的体量,估值低的极为安全,再加上定价权和卓越管理团队,不是十倍股才怪呢!的确这是我们意淫出来的案例,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类似的案例,当真正的机会出现时必须认识它!抓住它!

  环保:人均10000美元时,极大地增加了环保力度和污染治理费用。在韩国,当人均GDP未达到1万美元时,环境问题也是很严重的。但是人均达到1万美元之后,用来治理污染的经费非常大,这也是中国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过,过于分散以及行政手段干预,甚至许多不务正业、讲故事等导致环保公司研究难度极高,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太多有价值的研究。

  张宇:听完这9个行业,俺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十倍股公司库。我一直以来打心眼里喜欢医疗和科技,现在医药行业业绩似乎分化严重啊,而科技行业倒是日新月异。同时我也看好旅游和文化娱乐,这两项其实可以合并,都是精神消费。即便如此,我也还得代表最广泛读者朋友们的意见狠狠质疑你——美国市场的经验是否可以借鉴?可以复制?

  黄寒笑:反问你一句,如果不这样假设,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吗?与人相关的许多经验或许都是可以的,比如吃肉,喝酒,喝饮料,手机数码等等这些以人为基础需求提升的市场,是可以借鉴的。杰里米·西格尔《投资者的未来》列示了1957~2003近50年时间美国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从中可以看出,这20家公司里,有13家来自消费行业,有5家来自医药行业,这两个行业占比达90%(见表3)。

  张宇:我注意到了当时美股长期走牛的背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人均个人收入和私人消费支出斜线斜率陡升,同期伴随着美国GDP的腾飞,国内私人消费支出增速远高于私人投资增速(见图2),这也是美股,特别是消费、医药股长牛的原因吧。

  黄寒笑: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进入消费升级阶段,对大宗商品如:房屋、汽车和品牌产品的消费需求加速,并推动自身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自2001年人均GDP过1000美元,开始带动一系列大宗商品的消费;2003年,我国人均GDP1270美元,住房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2005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500美元,住房消费增速超过20%。自2001年中国开始进入消费升级周期。

  张宇:现在中国GDP早超了人均6000美元,按照你之前的说法,那么旅游、教育、科技、物流、环保、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已经进入了最佳时期,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黄寒笑:从雪球网友调查来看,大家基本上也看的是这些方向,@大道至简-荣令睿认为是医药、消费、新能源、信息技术;@鸿鹄83说“未来十倍股大概率还是在第三产业里面。2013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还在不断扩大,这是经济转型的大方向”。

  张宇:方向既定,那就赶紧教一句”芝麻开门“的咒语吧。

  黄寒笑:且慢,张老师,我先根据自己的实践,说说遇见十倍股的几个前提:

  1,产生十倍股的大市场:至少是千亿级市场,极少数的Player,重复消费的市场!

  2,产生十倍股的市值体量:阶段早,市值小,我们需要在IPO已经上涨N倍的公司里找到IPO后还可以继续上涨10倍以上的公司,这样公司的体量必须是才刚刚开始。类似中石油、中石化这样上万亿的市值,上涨空间极为有限!

  3,经济周期:个人结论中国炒股发财的基本上都是靠库兹涅兹周期(15~20年),想要成为大师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无法跨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投资者基本都是跳大神!关于这两个著名的周期理论,烦请各位童鞋问问百度,在此就不赘述了。

  4,估值低点:每一次基钦周期都会出现估值低点,这个低点就是老巴所说的安全边际!基钦周期是短波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J·Kitchen)于1923年提出,他从生产角度出发,把2~4年的短期调整称之为”存货周期“。

  张宇:黄老师现在很宏观啊!你说过以周期理论来看,一个拥有历史观的人90年代怎么看都会认为万科是个十倍股,而当时万科1992年销售额才6.6个亿,说来听听逻辑。

  黄寒笑:如果说90年代看不出万科的成长,那么2002年万科营收为45.74亿,业绩增长6.9倍。回到2002~2005年,相信每个人都感受到房价在上涨,新闻每天都在讨论房子,面对几百万亿的市场,全行业的龙头总市值只有80亿,这个体量相对于这个市场是否过于袖珍了?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常识,现在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是万科?不是别人?一个行业的毛利率前三名公司十倍股的概率超过75%!而在房地产行业超过60%的公司过去十年涨幅超过10倍!

  最后总结一个十倍股完美公式:

  巨大的市场+成长阶段早市值体量小+估值低+竞争优势+牛逼的管理团队=大概率的十倍股

  张宇:这个芝麻开门的公式容日后详解。各位投资朋友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