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ST宏盛重组夭折连续11个跌停 六基金浮亏近8500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19 19:17:1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ST宏盛:同山西天然气价值观存在严重差异

  国新能源『壳费要求不能接受

  六基金:浮亏近8500万

  上交所:说清楚、讲明白、做彻底

  一场备受期待的资产重组戛然而止,ST宏盛由此从历史高位步入漫漫跌途,截至昨日,ST宏盛股价已连续11个跌停,令投资者瞠目结舌。

  令人不解的是,在重组夭折之后,尽管ST宏盛发布过多个公告,但外界对于本次重组流产的真正原因仍一头雾水。一时间,市场对于战略投资者张金成精准减持、ST宏盛高管突然辞职、公司涉嫌财务造假等质疑声裹挟而来。重仓持有的机构投资者因“踩雷”而叫苦不迭,纷纷下调估值。

  真相是什么】昨日下午3点半,上交所交易大厅内,在上交所的“撮合”之下,此前各执一词的ST宏盛重组相关方再度坐在一起,向公众说明重组终止的原因。投资者也寄望通过本次说明会解开ST宏盛重组流产的谜团。

  然而,ST宏盛高管、重组方国新能源、独立财务顾问海际大和证券三方对重组终止的说法始终不让人解渴:ST宏盛将终止重组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国企、民企间的“性格不合”;后两方的说词几乎一致——ST宏盛在框架协议之外又提出了“壳费”等新的利益诉求,是导致重组“破裂”的根本原因。

  颇具戏剧性的是,在说明会尾声,当重组方念出一条ST宏盛索要“壳费”的短信后,ST宏盛代表立马爆料“机构股东欲绑架重组”。在如此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的氛围之下,投资者仍未找到重组终止的真正答案。

  ST宏盛重组相关方舌战 壳费诉求或是流产主因

  ⊙记者 赵一蕙 实习生 祁豆豆 ○编辑 吴正懿

  在上交所的“撮合”之下,此前各执一词的ST宏盛重组相关方首度聚首直面公众,会场上火药味依旧浓烈。

  昨日下午的上交所交易大厅内,ST宏盛高管、重组方代表、独立财务顾问三方对重组终止的原因分成鲜明的两大阵营——ST宏盛将终止重组的原因归结为国企、民企间的“性格不合”;后两方的说辞几乎一致——ST宏盛在框架协议之外提出了“壳费”等新的利益诉求,是导致重组“破裂”的根本原因。

  高潮出现在最后半小时。当重组方念出一条ST宏盛索要“壳费”的短信后,ST宏盛代表立马爆料“机构股东欲绑架重组”。

  “壳费”问题引发争执

  说明会定在昨日下午3时30分召开。根据会议安排,参会的三方代表先进行陈述,随后是提问时间。尽管ST宏盛发布过多个公告,但外界对其重组失败的原因始终没有得到清晰的答案。因此,各方对于此次重组说明会能否“还原”出重组失败的真正原因,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从双方的陈述看‖第一个争议“焦点”发生在重组方陈述的时候,即山西天然气提出,ST宏盛存在关于“壳费”等利益诉求。但ST宏盛的代表,获得董事长马婷婷授权、代替其参加会议的鲁智勇则认为,所谓一些口头谈判的事项,“对重组不构成必要条件”,言谈之中并未否认“壳费”的存在,但其认为该条件并不构成终止重组的原因。

  记者注意到,作为交易的双方,ST宏盛、重组方国新能源的陈述时间一共大约30分钟,前者只占去三分之一的时间。ST宏盛董秘谢斌的陈述中,包括了媒体关注报道内容、亦详细交代了股东张金成减持、高管辞职、财务造假等质疑,内容与之前的公告并无两样。

  焦点是关于“重组终止”原因的陈述。根据之前公司公告,重组预案披露后,“其中包括对于重组预案披露后山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方面的相关工作具体进度公司一概不知”。在昨日的陈述中,谢斌进一步表示,“在后续推进过程中,交易对方未提供任何书面结果性材料。公司于4月20日向山西天然气发出工作联系函,向其询问工作进展情况,但仍未以书面形式回复。”ST宏盛表示,考虑到时间风险,公司对此次重组进行了重新论证。理由有二:“首先‖公司认为目前需要中介机构入场进场工作,但该要求一直未果;其次,公司同山西天然气价值观存在严重差异。”

  鉴于以上情况,双方在5月13日进行了重组终止前最后一次“面商”,但仍然无法挽回重组破裂的结果。尤其是,ST宏盛在说明会中表示,在重组预案推出后,“公司确实提过合作建议,但该建议仅仅是催促交易方尽快签署重组协议,以便中介机构推进重组进程。”

  相比ST宏盛并无新意的陈述,重组方山西天然气董事长李晓斌显然有备而来。其不仅仅出具了10份附件,且对每次商谈的时间、地点、内容、出席人员都有详细记录。他还指出,在2月7日,ST宏盛发出邮件提及在尽职调查前需解决好壳费问题,这是双方签订框架协议之外的要求;双方在3月20日继续就上述壳费问题展开商谈,上市公司方面提出对重组方案修改,要求增加发行股份,要求宏展房产和田森物流各将1000万股股份转赠给其指定的第三方。

  “上述要求完全在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之外,该要求有损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对此,我方不能接受。”李晓斌说。

  对于此附加条件,ST宏盛方面予以否认。“公司方面从未正式以书面形式有这么一个条件,这只是口头商谈的内容,这一条件并不构成重组协议的必要条件。”鲁智勇说。

  终止真正原因仍不明

  关于“壳费”是否构成对重组无法推进的实质影响,双方存在严重分歧。ST宏盛方面认为“只是随便说说”,而作为国企的山西天然气认为就是因此导致重组难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