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基金经理调仓暗含惯性思维 传统和新兴两手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7 18:25:4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TMT品种短期快速上涨后,接近业绩验证的时间窗口令基金开始有计划地采取均衡配置。基金经理近期调仓幅度显著增大,传统和新兴的两手抓也成就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组合策略,但由于当前风格转换难度较大,这种暗含老思路的惯性思维也可能使得部分仓位配置失效。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获悉,部分超配TMT的基金经理近期已降低TMT品种的配置比例,目前有相当一些基金经理TMT配置比例整体达到40%,但现在基金对TMT的配置已较5月底显著下降。

  基金经理下调TMT配置比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普涨行情带来基金经理的盲目配置。由于这种配置策略实际上建立在风格与趋势的判断上,一旦市场稍有回调,基金经理便立刻减持部分品种,基金经理对这类品种通常研究不深,布局的原因也往往因为市场偏向这一类股票。“我们有好几只股票表现很强,卖了还涨。”深圳一位基金经理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透露,目前已减持了一些TMT品种,并加仓券商和食品饮料,但总体上科技股的配置比例相对仍处于前列,保证了目前组合的均衡策略。

  深交所披露的相关数据也显示,近期机构频频减持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但同期也有不少机构逢低买入,形成了当前机构在创业板、中小板策略上的博弈。但对于券商和消费类个股,目前机构总体上保持较为一致的做多策略,原先重仓TMT的基金经理或多或少的开始在券商、医药、消费等领域进行布局。

  不过基金经理近期调仓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部分个股涨幅过大,同时出于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基金不得不腾出部分空间让于券商、医药、食品等板块。尤其在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验证的时间窗口,基金面临的这种压力则会更大。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专户投资总监王建立认为,前期受到热烈追捧的中小市值公司在6月份后将面临中报检验。在目前中小市值公司股价运行到高位的情况下,投资人普遍将会对“中报陷阱”心存恐惧,从而导致中小市值公司的股价在进入6月份后或受到一定压制。王建立表示,在“中报陷阱”过后,那些业绩增幅能够与股价涨幅相匹配的个股将凸显出来。投资人对于那些成长确定性相对较强的投资标的将更加充满信心,因此中报披露期后,热点细分子行业内部分歧或进一步加大,而市场在成长股确定性行情到来之前的震荡调整将为投资布局“真成长”个股创造良机。

  与此同时,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微博]也指出,目前消费行业表现有所企稳‖新兴行业则呈现回调的态势。具体来看‖领跑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医药、餐饮旅游、纺织服装;领跌的是国防军工、电子元器件、传媒。虽然如此,但魏凤春也提醒投资者不要陷入惯性思维,而部分基金退守传统品种的预想也可能落空。他表示,萎靡的宏观数据为十年惯性思维的投资者怀揣的政府刺激预期埋下了种子,而6月1日公布的5月PMI的“意外上升”则让仍按老思路出牌的投资者有些意外,不算很差的经济景气数据彻底打消政策刺激的预期,从而制约周期与成长的风格转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