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肖龙:菜籽破位创上市新低 菜油放量增仓大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4 18:57:5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周一加拿大温尼伯商品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货由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及豆油走强,7月合约上涨2.50加元,报收644.80加元/吨,,11月合约上涨4.3加元,报收576.80元/吨。6月4日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菜籽类期货并未跟随外盘走强,出现分化走势,菜籽菜油放量大跌,菜粕冲高受阻回落。截止收盘,菜籽期货主力RS1309合约下跌48元,报收于5130元/吨,最低探于5100,创上市以来新低。菜油期货主力OI1309合约放量下跌314元,报收于9366元/吨;成交70512手,是上一交易日的1.88倍。菜粕期货主力RM1401合约下跌6元,报收于2261元/吨;近月RM1309合约也仅上涨17元,报收于2501元/吨,。

  现货市场:6月4日全国油菜主产区菜籽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收储进度缓慢。安徽六安地区首批有三家油脂加工厂参与油菜籽临储收购,开秤收购价5.1元/公斤。湖北地区新菜籽陆续上市,因为当地水杂较宽,油厂根据水杂不同挂牌收购价在2.3—2.45元/斤之间。江苏地区厂家菜籽收购价在2.5—2.55元/斤,(水杂13%)。菜油现货市场行情也基本稳定,出厂集中报价在10200-10600元/吨,销售情况稀疏,呈现有价无市的局面。菜粕市场行情稳定,江苏、湖北、安徽等地菜粕出厂价(蛋白36%)报价2650-2750元/吨。

  消息面上,受周末中储粮建议提高菜粕指导价及国家将严格控制进口菜油进入国库的双重消息影响,引发油菜籽进口加工企业大量期货抛盘,可能是导致这次菜油直线暴跌的导火索。在2013年5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入库的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质量等级标准为国标四级,不符合标准的菜籽油不得入库。严禁从现有库存陈油中划转或直接收购菜籽油入库;严禁将进口油菜籽加工后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油入库;不得有混掺棉籽油、棕榈油等掺杂使假行为。”尽管每年在文件中都会如此强调,但由于政策执行力的问题,让部分油脂加工企业有机可乘,用低价的进口菜油搀兑到国储菜油中等掺杂使假行为从中获利。然而,今年国家将严查掺杂使假行为,动真格地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在收储品质检验上会更加严格,严禁进口菜油流入国储库中。这让现在部分进口菜籽加工企业或菜油直接进口企业在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将部分菜油转到期货市场上进行抛出销售,令菜油价格两天时间收盘价下跌488元/吨,跌幅5.54%,增仓7142手。

  操作建议:菜籽RS1309波段空单可将保护性止损降低到5192一线持仓观察,下方关注收储价5100一线支撑;菜粕RM1309波段多单继续以保护性止损提高到2486一线持仓观察,菜粕RM1401波段多单继续以2227为保护性止损持仓观察;菜油OI1309波段空单可在前期低点9330一线获利减仓一次,剩余仓位的保护性止损可降低到9610一线继续持仓观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