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Sheldon:结合商品资源和指数产品优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9 18:26:52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复瑞渤交易投资公司副主席Sheldon

复瑞渤交易投资公司副主席Sheldon Pang(图片:王霄摄)

  我在海外发言的时候不太有机会用中文说,所以到中国我就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了。我自己比较熟悉的产品,是既有场外交易,也有期货版本的产品,就是大宗商品指数的产品,从交易所的功能来说,大家都知道,主要的功能是价格发现,一个是提供保值的机制,提供风险转移的机制,包括价格的风险也包括信用的风险。同时提供流动性,提供套利机会。但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应该是提供投资渠道,不光是投机的渠道,而是提供投资的渠道。这个主要是相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这些功能都能够提供好的话,我想交易所挣钱的事情只是一个副产品而已,自然就会来的。

  从商品交易市场,参与者、生产上、用户、经纪商、自营交易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所谓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特点,像保险公司都是资金量比较大,第二个,他们往往有一个长期投资的需求,他们投资的过程当中,也希望有一些组合,这样能够用来分散风险。当然所有的参数会有互相矛盾,还有一个是对流动性的要求,对投资透明性的要求,当然对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如果不是生产商,不是用户的话,并不希望有实物的交割。从操作上希望能够简便可行的过程。

  商品指数和各种各样的衍生产品,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它的容量比较大,它能够比较适合于长期投资。因为是指数本身,而不是单一的品种,所以它本身有一个分散风险的作用。它也能够作为其他组合投资的基石。大部分的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商品指数,它的公式、透明性、流动性都比较确定,操作上很简便可行。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基石构筑保值等结构性的产品。

  一个自然的问题,指数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大宗商品是不是一个合适的资产类别?我想大家也知道大宗商品一些基本的功能,首先它是一个硬通货,有难以替代性,需求是刚性的,而不是弹性的需求。另外,不同于纸面的价值,或者股票、债券、货币也好,没有发行的信用风险,也不是像现在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也不会因为别人新发行了对我的贬值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从供需关系来说,供应非常的有线性。像化石能源,是要吸收太阳能的光源,几百万年或者多少年才能形成这些石油、天然气、煤,有一个难以再生的特点。矿产也是这样,再生性比较少。

  过去对农产品觉得不是很有意思,因为我觉得那个东西每年可以再生,所以好长时间没碰,但现在觉得也有很大的变化,我去年去巴西的时候,看那边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可以用油,也可以用乙醇来烧。也就是说随着能源的需求上升,对于农业也有很多的侵蚀或者说竞争,另外像中国耕地的减少恐怕也是一个挺长期的趋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