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蒜变身准期货 蒜价过山车何时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7 18:31:09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每年5月中下旬,是山东金乡县大蒜集中收获上市的时间。今年,随着新蒜入市、库存蒜加紧出清,“过山车”般反转的行情,再度导演了一出由“蒜你狠”到“蒜你贱”的悲喜剧:扩大种植面积的蒜农,不得不面对新蒜种植成本高于市场价格的窘境;去年高价收购大蒜储存近一年的蒜商,亦不得不“割肉”求回本。 在素有“大蒜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大蒜之乡”金乡,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今年的大蒜产量较去年算得上是喜获丰收,但暴涨急跌的价格令“受伤”的储存商更趋谨慎,交易几陷停滞。 围绕大蒜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传言纷杂,无疑成为蒜商买空卖空导致蒜价急剧波动的罪魁祸首,同时,这也给大蒜披上了“准期货”的外衣。 暴涨暴跌交易冷清 23日上午,在金乡(山禄)大蒜国际交易市场,与热浪灼人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冷清的交易场面。不到100辆装满鲜蒜的农用车呈4列排开,收来大蒜的“二道贩子”,或三五成群聚在车旁阴凉处打牌,或干脆躺在车里闭目养神,讨价还价的交易场景很难见到。 “去年这时候鲜蒜一斤已经涨到两块七八了,现在顶多卖七八毛钱,即便这个价格也很少有人主动来收。”来自金乡县兴隆乡的刘宪东,一边坐靠着车轮,一边抱怨今年大蒜价格上不去,担心后期价格还会回落。 刘宪东的担心不无道理。导报记者注意到,去年金乡县蒜农收入相对较为乐观,鲜蒜一上市,价格便达到1.6元/斤;随着鲜蒜入库价格上涨,最高曾突破4元/斤。 然而,今年春节刚过,库存蒜价格便急剧下滑,由3元/斤下滑至目前的0.9-1元/斤。在库存尚未出清,大蒜增产致使市场预期降低的前提下,新蒜刚一登场,其售价和成交量便遭遇了迎头一棒。 “老刘,这蒜怎么卖?”大蒜经纪人寻钦发上前问道。 “这个品种不太好,7毛5。”刘宪东见其收购的意愿不强,草草回应道。 原来两人已是老相识,彼此间早已知根知底。刘宪东心里清楚,储存商目前正为了清库存而发愁,无暇收购新蒜,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除了“做市场”的,像寻钦发这样的大蒜经纪人,只不过是打探一下市场行情,何况当前7毛钱的价格连自己都觉得有些亏。 寻钦发常年从事大蒜生意,在这个市场有专门的门店,门前挂着“大蒜代购、代销、代存”的醒目标志,由他代理的客户遍及东北三省和江苏、湖南等地。 谈及今年的市场行情,他指着零星停靠在路边的轿车说:“相比去年同期各地蒜商纷纷拥入金乡‘抢蒜’的场景,今年着实冷清了许多,这单从市场上外地车牌的数量便可见一斑。” 他表示,如果库存蒜不能尽快出清,储存商们就难以腾出资金和库存去收购新蒜,因而新蒜后市价格仍可能继续走低,即便收购也要再等一段时间。 赔声一片何去何从 一上午的时间里,装满鲜蒜的农用车匆匆驶入市场,然后匆匆离去,一如当下大蒜市场上既焦躁不安又摇摆不定的投资情绪。 “过去一年是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在收购期间同比期内,大蒜价格第一次出现了近3倍的购销差价,差价之大是历年所没有的。”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桂华告诉导报记者。 据寻钦发透露,暴涨暴跌的行情让他代理的几个蒜商损失惨重,赔得少一点的今年更加谨慎,打算清仓后趁低价再进一批新蒜弥补损失;赔光了退出市场的,也大有人在。还有一部分摇摆不定的蒜商,或是受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意欲趁机“割肉”出货,尽量挽回损失。他表示,鉴于储存商去年整体亏损较为严重,预计今年蒜商的收购积极性不会太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