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宗商品牛市结束 价格下行或将持续20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4 17:35:5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大宗商品牛市结束价格下行或将持续20年

  ■ 本期嘉宾:

  林伯强[微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房俊涛卓创资讯分析师

  陈睿正略咨询合伙人

  宋颂兴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综述

  大宗商品集体“跳水”

  5月13日,国内大宗商品涨跌互现,能源化工期货多数上扬,沪金放量下跌。焦炭1309及焦煤1309显著走高,分别收升3.41%及2.97%,受此带动,玻璃1309及螺纹1310分别上涨2.06%及1.11%。

  受外盘低迷表现拖累,沪金1312放量下跌1.7%,沪银收低0.65%,纽约黄金期货上周五大跌2.2%。基本金属涨跌不一,沪铜1309升0.75%。

  农产品大多下跌,豆粕1309收跌1.3%,连豆1309跌0.5%,美国农业部(USDA)预计2013/14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2.65亿蒲式耳,较2012/13年度的1.25亿翻番。菜粕1309受豆粕下跌影响收低0.72%。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个月,市场最关注的产品莫过于贵金属黄金:“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或被华尔街套牢的戏谑,让业界为之一笑,不再是“保值品”和“抗通胀产品”的观点则成为外界争议的一大内容。

  无可否认,从新世纪开始到现在,黄金确实制造了“永远是涨的”这个市场现象。数据显示,2001年,黄金期货才255美元/盎司,但2011年底最高峰时,却涨到了1934.60美元/盎司,这中间足足翻了8倍。但前阶段断崖式的暴跌确实让人思考:这十来年的“黄金牛市”真的终结了吗?

  不仅如此。纵观整个市场,黄金价格下跌还带动了原油价格的下跌。由于原油是市场中最重要的“风向标”数据之一,继而,又带动了其他商品价格的下挫。比如,反映到中国市场,近期,焦煤、钢坯等价格普遍下跌,这也让中国钢价失去了以往的成本支撑。

  再将时间周期往前推移,在经历了2005年至2011年高速增长的6年后,全球铜价陷于停滞,尽管近阶段呈现回暖,但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普遍将其看作是“短暂的回暖”,长期能否呈现牛市已然还不确定。去年,全球铁矿石价格也一度陷入低迷,中国到岸进口铁矿石价格不足90美元/吨的价格远不能与2008年和2010年创下的200美元/吨的现货价相提并论。另外,全球农产品价格在缺乏题材炒作的情况下,表现也不及过往,中国的煤炭价格也在去年结束了“黄金十年”的快速增长期。

  这些,都不禁让人想到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登陆H股时,一位国外的基金经理的预言:对于“无利不起早”的大宗商品界的“高盛”来说,嘉能可的上市或许意味着商品牛市的终结。

  “过去200年,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周期:10年的快速上涨,随后是20年的下行。”摩根士丹利全球及新兴市场股票主管卢舍·夏尔马5月初公开撰文称,自1800年以来,大宗商品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增长,除了石油和铜,在调整了通胀水平后,黄金目前在1500美元/盎司的水平基本与1980年的价值相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