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内钢市怪象:成交不佳 钢厂却开足马力生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3 18:17:4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钢市“怪象”挥之难去:一边是市场成交始终不佳;一边是钢厂依旧开足马力生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在供求失衡的基础上加剧供求矛盾。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内,国内现货钢材综合价格依旧弱势,在多重压力下运行的钢市继续在寻底。各主要钢材品种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线材的周跌幅达到1.56%。

  据分析,在板材市场上,综合价格继续下跌,只是跌势有所趋缓。中厚板市场不仅“跌跌不休”,而且成交难以放量,商户对后市的信心又有动摇。热轧板卷市场也是持续弱势,多地的跌幅较节前甚至还有扩大。目前,现货市场的相应库存仍处于高位,终端需求持续疲弱,宝钢最新出台的6月份热卷出厂价明显下调,市场对后市的判断偏于悲观。

  在建筑钢市场上,综合价格也仍旧处于下行通道。市场内的人士盘点说,从“五一”假期结束至今,国内建筑钢市场延续节前的下跌态势,期间螺纹钢的价格曾出现短暂的回暖,但线材价格持续弱势。“即使螺纹钢价格一度试探性上涨,但成交量跟不上,甚至还萎缩,价格随即回落”。钢市目前的特征是:产量高企、库存消化缓慢、需求持续低迷。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说,国内外宏观面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难以让人根本乐观,这对国内钢市的信心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钢协预估4月下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达212.87万吨,两个月来第三次刷新纪录。在供给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越发显得下游需求拉动的无力,库存消耗的速度也更让人觉得缓慢,钢市的运行可谓压力重重。

  ----------------------------------

  建筑钢价成交反复 供应过大依然是主要矛盾

  钢价稍有上涨又下跌,国内建筑钢市给人的感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钢市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供应压力过大。

  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建筑钢价近期是先涨后跌。截至10日,西本指数报在每吨3640元的价位上,一周下跌40元。目前,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代表规格的吨价在3540元左右,与上一周持平;沪上优质品二级螺纹钢报价在每吨3500元左右,也与上一周持平。钢市的终端需求释放只能说“相对而言还算基本正常”,市场库存仍处在消化的通道内。但是,国内外的实体经济表现还并不稳定,钢铁产能又过大,这依然是困扰当前钢材市场的主要因素,“钢市要上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向显得信心较足的宝钢,最新出厂定价开出“跌盘”,让市场比较关注。宝钢最新出台的6月份板材价格政策,对热轧、冷轧等主流品种的出厂价每吨下调150至180元,在部分品种上,如果订货稳定,还附加一定的优惠。市场内的一些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在钢价下跌的形势下,宝钢的合同组织也遇到了一定的压力,开始顺应市场形势下调出厂定价。建筑钢厂家的定价则以小幅波动为主,调整方向不一,华东地区的钢厂以下调为主。据中钢协的数据,钢协会员企业的钢材库存量已连续两旬出现回落,钢厂的库存压力有所减轻。当前,国内主要市场的钢材现货价格与主导钢厂的出厂价格总体基本持平,多数钢厂已面临亏损,后期钢厂调整出厂价将会更加谨慎。

  国内粗钢产量的“释放惯性”难以改变,这已成为一个“要命的问题”。据中钢协的最新统计,4月下旬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旬环比增长0.77%;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可达212.87万吨,创下中钢协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新高。可见当前尽管多数钢厂已转入亏损,但亏损幅度仍未触及钢厂停产检修的条件。

  铁矿石市场又在企稳,进口矿价甚至止跌反弹。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保持平稳,成交情况一般,钢厂采购寥寥无几,观望心态较浓。进口矿价止跌反弹,63.5%品位的印度粉矿报价在每吨132.5美元左右,一周上涨1美元;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为每吨131美元,一周上涨2.5美元。钢厂仍没有明显的减产迹象,进口矿需求依然旺盛。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近4%,但进口均价同比下跌超过4%。其中,4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超过16%。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不少钢厂为降低成本,正设法尽快消耗前期的高价原料库存。“在市场价格不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下,短期寄希望于钢厂的减产并不现实”,粗钢产量的持续高位,成为制约钢价上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钢市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