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EIA5月能源展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9 17:19:1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在今年2月达到119美元/桶的高位之后,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一路下跌至4月中旬近97美元/桶的低位,随后逐步回升并于5月3日达到105美元/桶的水平。EIA预计,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将分别为104美元/桶和101美元/桶。今年2月,WTI较布伦特的平均贴水幅度一度上升至20美元/桶以上,但到4月收窄至9美元/桶以下。EIA预计,今明年两者价差将分别为13美元/桶和9美元/桶。

  EIA认为,今年一季度全球液体燃料日均消费量超过了供应量,这直接导致全球液体燃料日均库存减少120万桶,这一数据较过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30万桶高出不少,但与过去10年的同期平均值110万桶较为接近。EIA预计,今年二季度全球原油的日均供应量将超出需求量,进而导致全球原油日均库存量增加50万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期原油价格下跌的原因。由于夏季燃料需求将达到顶峰,今年三季度全球原油市场将略显紧张。不过,随着供应的增长,四季度全球原油市场将重回宽松的局面。

  全球原油和液体燃料消费

  去年全球液体燃料日均消费量增加了70万桶至8900万桶。EIA预计,由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今明两年液体燃料日均消费增量将分别为90万桶和120万桶,均高于去年的水平。

  亚洲地区的非经合组织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成为拉动全球原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由于新炼油产能的持续投入以及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张,EIA预计今年中国炼厂原油的需求量将有所增加。今年年初公布的一系列疲软的工业数据似乎预示着今年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速将低于往年,这将可能拖累原油需求的增长。去年中国的液体燃料日均消费量增加了38万桶,EIA预计今明两年将分别增加45万桶和47万桶,但仍低于2004年至2012年期间54万桶的平均水平。

  2012年,经合组织国家的液体燃料日均消费量下降了60万桶。由于欧洲地区和日本消费量的下降,EIA预计,今明两年OECD国家日均消费量分别减少40万桶和20万桶。

  非欧佩克成员国供应

  EIA预计,今明两年非欧佩克成员国的液体燃料日均供应量将分别增加110万桶和180万桶,其中,与上次报告相比,本次报告将明年的日均供应量预测值上调了20万桶。由于美国致密层原油及加拿大砂油产量的持续增加,未来两年北美地区将占据非欧佩克成员国原油产量的绝大部分增量。由于巴西和哥伦比亚新增产能的投产,未来两年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区的原油日均供应量将增加16万桶。

  今年4月,由于突发因素所导致的意外停车使得非欧佩克成员国的日均产量减少了90万桶,与上个月持平。叙利亚、也门及南苏丹地区占据了非欧佩克国家产量损失的比例超过了3/4.EIA预计,未来两年叙利亚和也门地区原油产量减少的现象还将延续,日均供应量将分别为12万桶和14万桶。由于南苏丹地区原油产量的逐渐恢复,今年下半年非欧佩克成员国总的供应量将有所回升。

  欧佩克成员国供应

  EIA预计,今年欧佩克的原油日均产量将同比减少50万桶,而明年将增加10万桶。今年产量的减少主要来自于沙特,其这么做的目的是对冲非欧佩克国家产量的增加。另外,伊拉克及安哥拉将占据2014年原油增量的绝大部分。

  欧佩克原油的剩余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沙特手中,EIA估算,今年一季度的日均剩余产能为270万桶,高于去年同期210万桶的水平,但大幅低于2009年至2011年同期380万桶的均值。EIA预计,到明年四季度的时候,欧佩克的原油日均剩余产能将上升至460万桶。以上的预测值不包括伊朗国内额外的产能,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制裁导致目前这部分产能难以投入使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