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警惕黄金“偷走”中国大妈们的财富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6 18:09:3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金价的波动,唤醒了中国市场对黄金的购买热情,而投资大鳄和中国大妈之间的黄金多空恶战,经过网络的放大,越来越多地带上了戏谑的色彩。事实上,买黄金并不等同于资本市场中的黄金投资,大妈和大佬也不是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对弈。 从专业的数据来看,伴随着此轮“中国大妈”的抢购,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并没有出现增仓,反而在继续地抛售自己手中的黄金。有专家表示,别说“散兵游勇”似的“中国大妈”,就是一些央行在与华尔街金融大鳄的“争斗”中也常处下风。其实,金饰店内的黄金量,本就和整个黄金市场不在一个数量级内,“中国大妈”更是难以从根基上撼动整个金市。 早在2009年,巴菲特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不知道黄金走向如何,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除了摆着看,黄金什么用也没有。但是,你也知道,可口可乐能挣钱,富国银行也能挣很多钱。有一只会不停下蛋的鹅比一只会坐在那消耗保险和库存的鹅要好得多。” 虽然“中国大妈”们的手上有了真金白银,但是其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国际投机资金增加做空力度,金价短线不排除再次探底的可能。而黄金是一种全球流通的商品,中国的金矿开采量毕竟有限,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样的购金潮,实际上也是一种财富流出。金价出现新一轮的下跌之后,等于是百姓手中的资产贬值,实际受益者还是华尔街的大鳄。 大妈们之所以热衷购金,实际上折射出的是老百姓普遍存在的理财焦虑。虽然从CPI指数上来看,物价少涨点儿成为现实,但“钱袋子”鼓起来的速度却难遂人愿。目前老百姓花钱最多的无非是三个领域:住房、医疗和教育,如果这三个方面有保证,现在的购金潮可能会大大降温。 有人计算过,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黄金价格为每盎司850美元,相当于如今的2400美元,除去货币贬值因素,金价高位并无实际的保值价值,所谓“十年牛市”,无非是货币意义上的,尤其主要挂钩美元。要在目前价位上,通过购买实物黄金实现盈利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有储存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投资准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实物黄金的价值在于对冲美元货币风险的储备,而非盈利导向的投资。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守着一堆黄金也不是好的思路。 其实,大妈们对黄金的热爱,大多是金首饰,更多的是“感情投资”——黄金首饰就算不保值不升值,也能传给女儿或者给儿媳妇,算是长期投资吧。但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购买就有可能导致自己的流动资金变成实物黄金,一旦出现急需有钱的时候,很有可能低于自己的买入价抛出,到这个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