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融资铜”窗口再现 贸易商交易势头不如往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23 18:32:05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过去几年中,不少铜贸易商通过进口铜获得银行短期融资,投放于民间借贷、房地产市场等。

  近期,国内铜价与伦铜价格接近,“融资铜”操作机会再次出现。不过,由于国内市场投资项目难寻,今年贸易商操作融资铜的势头已不如往年。

  窗口再现

  据金瑞期货金属研究小组测算,近日国内外铜价之比约为7.3(即伦铜进口到港人民币价格与外围美元计价铜之比)。这意味着从伦铜进口1吨铜,运到国内港口,贸易商仅需要再多支付1000元左右包括缴纳增值税、港杂费,该成本已处于相对低位。

  按照融资铜的标准做法,贸易商进口铜并在银行开出信用证,可获得一笔最多180天的短期贸易融资。以昨日国内现货铜50700元/吨的日均价格计算,虽然每吨亏损1000元,但可获得50700元的短期贷款,年化资金成本约为4%,再加上信用证贴现需支付3%~4%左右的成本,总成本为7%~8%。

  “相比以前,这个成本算比较低,该现象已持续了一个多月。” 金瑞期货金属研究小组相关人士表示。过去几年中,不少铜贸易商通过进口铜获得银行短期融资,投放于民间借贷、房地产市场等。有业内人士估计,上海保税区里九成的铜与融资铜相关。

  与此同时,人民币连续升值,刺激着进口贸易。4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395,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汇改以来的新高。不过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415,出现了回调。

  近期铜价下跌,令市场担忧正在做融资铜的贸易商资金链。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贸易商为了锁定利润,往往在拿货的第一时间便将价格风险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深圳一家铜企人士对记者表示,铜贸与钢贸不同,铜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比较完善,80%以上的贸易商拿货后会在期货市场上对冲风险。

  真正可能会让融资铜行为难以为继的,是银行收紧信用证项下的短期融资。而随着铜价继续下跌,行业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不排除银行会收紧铜贸易融资贷款。

  风光不再

  目前市场上做融资铜的资金究竟有多少,这仍然没有答案。上述深圳铜企人士对记者表示,肯定有一批资金长期做滚动融资铜生意,但资金规模时多时少,数量难以统计。

  从过往经验看,一波一波的融资铜操作,往往伴随着股市和楼市的上涨。今年地产、股市这些传统赚钱领域不见起色,民间借贷资金也相对宽松,贸易商做融资铜的动力大不如往年。

  铜价下跌对铜产业链带来了冲击,融资铜行为也可能因此减少。服务于铜贸易商的市场人士李雪峰对记者表示,铜价下跌对铜生产和加工环节的伤害最大。据他调研了解,4月份是铜消费与销售的传统旺季,但目前铜加工企业的开工率约60%,远远低于去年的80%。虽然铜价下跌会降低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但是整体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也会挤掉这部分利润。

  业内人士表示,结合最近大宗商品的整体跳水行情看,铜价下调似乎不是短期行为。4月16日,花旗研究部门的分析师下调了2013年铜等金属的价格预期,将2013年铜价预期下调5.6%,至每吨7515美元;将2014年铜均价预期下调12.9%,从每吨7775美元下调至6775美元。

  花旗分析师称,铜第二季度延续第一季度趋势的可能性更大,下跌的金属会多于上涨的金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