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深圳私募机构未现转让潮 行业整合良机初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7 18:59:4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深圳商报记者 谢惠茜

  自2012年11月IPO停滞以来,已有六个多月,至今“归期”未定。这段时间里,企业背后的PE/VC机叫苦不迭。据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有305家PE/VC机构超过几十亿的资本被深套。投资迟迟无法回收,使近期市场上各种有关PE清盘或转让的消息不绝于耳。那么私募机构集中地深圳的情况又如何?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私募大佬。

  深圳私募尚未现转让潮

  “清盘、转让的现象很正常,这就是PE/VC行业的风险。”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相较于其他地方,深圳目前清盘转让的案例尚不多。“因为差的项目没有人要,好的项目又舍不得卖。”

  陈延立指出,“现在清盘的都是小的私募机构,他们本身投的项目就不多,才能够清得掉,大机构项目根本清不动。”他表示,这也是大浪淘沙下的必然结果。清盘或转让的大部分机构和投资人都是当初在“全民PE热”时入场的,来得快去得也快。

  虽然IPO停滞让PE/VC市场恢复理性,但给私募机构带来的阵痛却也是前所未有的。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梅建指出,目前业内PE基金一般存续期为5+2年,即资金投入项目后锁定5年,看项目具体情况再延长2年时间,为长期投资。虽然IPO停滞对于已募集到资金的PE来说并无太大影响,但对于未募资的基金来说,影响却是致命的。“我们现在去募资,别人就说‘IPO都停了800家,就算恢复了也需要三五年才会退出,那我现在何必买你的基金,买了也退出不了’。”

  市场最差时有最好的机会

  不过陈延立指出,私募机构也不能因此停滞不前。对于成长性强、管理良好的企业,越是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就越要投。“现在价格下降不少,甚至一些金子的项目都可能以‘沙子’的价格来出售。市场最差之时也有最好的机会。”

  陈延立表示,投资关键还是看所投的企业是否具有高成长性,其次才是市场行情。“好的项目现在上不了市,将来也可以上市。IPO停滞也持续不了太久,中国的投资周期很短,但你总不能等市场行情好了才去准备,那就迟了,现在就是最好的准备时机。”

  梅建也告诉记者,IPO停发后,机构能够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投资标的,其市场估值也较低。“与之前相比,现在的项目市场估值整体下降50%以上,以前企业张嘴就是15倍以上的市盈率,传统制造业都已经是个位数,超过12倍我现在都没有听说过。”

  并购成“空窗期”退出重要方式

  在IPO退出跌入冰点之际,资本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资本越来越多通过并购渠道退出。据清科研究中心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创投市场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85起,涉及金额316.37亿美元,同比提高88.4%,环比涨177%,创下中国创投单季并购总额最高纪录。

  时代伯乐董事长蒋国云指出,并购作为重要的退出渠道已是大势所趋。“因为并购比IPO更快、更有效率、确定性更高、风险更低,大量上市公司也手握大量资金,他们也在寻找并购的机会。”

  陈延立也表示,并购案例较以前多,并不代表着并购就能成为主流,并购更多还是作为一个辅助性退出的作用。“最近并购惊人的增幅主要还是因为其原来的基数小。”梅建也透露,东方富海并购的案例去年增加了许多,但在所有的退出里也只占据了10%左右。

  标签: 市场 行业 机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