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踩中地雷后,负面新闻总是不断涌向基金,比如投资能力不高、风控不严、对持有人不负责任、履职不到位等。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既然持有人把钱交给基金去打理,基金经理当然应该为持有人负责,在挑选投资品种时,不仅企业业绩要考虑、高管诚信、企业责任等指标本来就是研判企业投资价值的细化指标,如果说一两次黑天鹅事件可以原谅的话,基金频繁踩中地雷股,就值得反思。至少,基金公司在对企业的诚信评价上面,应该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比如更加了解高管团队、实际调查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产品反馈意见、第三方评估等。
“基金的责任更多是从财务指标上考核企业的投资价值,至于道德诚信问题,我又不是企业高管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别人不诚信?何况,一些人正式的见面诚说得头头是道,比谁都讲诚信,背地里却尽干不诚信的勾当,我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别人的真实面目?”一位基金经理颇为“委屈”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基金在做资产配置时,消费股是绕不过的一大投资品种,基金在研判一家消费企业的投资价值时,更多地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从企业现金流未来折现、产品竞争力、行业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至于企业诚信经营的问题,这些往往超过基金经理的主观认知范畴。
此外,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长还表示,企业是否诚信经营,还关乎一个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和法制环境,但一个社会的市朝水平很高、大家都讲游戏规则、违规企业受到法律严惩的时候,不诚信经营的企业就会越来越少,基金踩中地雷股的概率,也会越来越校反之,当一个社会诚信水平亟待提高,企业违规经营获得的收益大于受处罚的成本时,基金踩中地雷股的频率就会大大提高。(证券时报网 )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