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12种实战案例揭秘主力绝招再出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3 7:45:4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利用增持公告

  重组公告出货

  该法为游资预先埋伏在个股中,出公告当天会涨停,但第二天就冲高回落随后走低,套牢一大批追高的散户。

  典型案例:天音控股

  譬如天音控股(000829)在2008年12月18日刊登首期实施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结果出炉公告,当天涨停,随后的一个交易日该股冲高回落,随后走低。再譬如物华股份(600247)2008年11月12日公布重大重组事项,停牌一个月后,12月24日刊登向中技实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该股受消息刺激当日涨停,但第二个交易日高开低走形成墓碑阴线,之后一路走低,股价跌回至重组停牌前,使得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追入被套,在熊市中,该手法也为主力所常用。

  除了上述近期出货手法外,老的出货手法也有许多,某私募人士透露给笔者:主力在出货时盘面交投十分活跃,但实际上多数以主力对冲为主,即主力在卖出的同时又不断买进。究其原因主要是主力看准股价大幅上涨时,大多数散户贪婪的惯性心理,即随着价格的上涨,买入的投资者不断增多,而卖出的投资者却相对减少。结果主力的对冲行为也逐渐转变为卖出的多而买进的少,从而实现出货。从盘面上看,买入的成交多数是小单交易,而卖出的成交却往往是大单交易。这是拉升出货最突出的特点,表明主力正在悄悄撤退。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出货方式就是涨停出货。即主力用大笔成交将股价封死在涨停板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热情也十分高涨。但实际上,主力却将先前的委托悄悄撤销,转而进行重新委托。这样在委托数量上虽没有起到变化,但却由于委托顺序的变化而推迟成交,从而达到出货的目的。

另外,在各大的股票论坛中,一些高手统计出货的帖子一定会成为热门帖。笔者大致统计了一下,他们分别是:

  小单出货法

  这通常是在大牛市或主力出货早期,有耐心的庄家每次只卖几千股,以逃避一些专业软件的跟踪。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可结合该股的累计涨幅以及阶段成交量的变化来加以识别。

  多卖少买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比如在抛出9900股的同时买进100股,一般软件会统计成主动买入10000股,这样往往会欺骗一些中小散户。

  大幅砸低后出货法

  说白了就是盘中波动幅度较大,比如某股目前价位11元,主力会用较大的单砸到10元,然后股价再回复原状;造成买进的人拣了便宜,当天盘中再次大单砸到10元时,先前的赚钱效应容易达到主力出货的目的。

  先吃后吐法

  这招在早盘应用比较多,比如早盘用实盘先把股价拉高5%以上,成交量同时也跟上,造成主力在积极买进的假象以吸引投资者跟进,然后主力在高位反手做空,大肆派货。经常听到"主力有分歧不做了"的传言,多属此例。

跌停板开盘出货法

  反映了主力出货的坚决,其标志就是一开盘大单封跌停,并且其股价当天最终不能收上去。

  涨停板出货法

  接近于先吃后吐法,其标志是在涨停板上成交量比较大。

  飘带式出货法

  也就是常说的钓鱼竿式的拉升,它通常出现在上升的末期。

  低收高走出货法

  前一天收盘前用较大的单将股价打到低位,而次日高开5%以上,像先吃后吐法一样,达到吸引投资者入套的目的。还有一些机构专门帮助另一些机构出货,条件是接货价格比市价便宜一些,有的机构干脆把货出给另一些机构。

  另外一些机构到大中户较多的营业部,故意不断地买进某一只股票,同时私下传播消息,以达到出货的目的。

  综上所述,主力的手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其目的都是为了出货,希望广大中小投资者能拨开云雾看清真相,不要被种种的虚幻所蒙蔽,要保持独立思考判断,相信自己,定能成功。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