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券商资管新政“落地” 行业创新蓄势待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26 9:29:1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25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举办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创新发展”专题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纷纷表示,新的资产管理业务规则在强化监管、防控风险的同时,放松了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管制,放宽了限制,将有力地推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 “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将会成为证券公司收入增长中最具潜力的一项业务。”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储晓明表示,资产管理业务作为证券公司总体创新的最重要平台,它的创新将带动整个公司的业务创新。 中信证券(600030)资产管理业务副总裁刘卫平表示,此次新规则的推出还有一个突出亮点,即规则体系非常完备。这些文件全面总结了资管行业过去9年来的发展经验,详尽规定了《办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细节,让监管政策真正“落地”,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办法》及《规范》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将为目前正处于瓶颈期券商资产管理行业打开局面,促进券商资管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创新。 提高运作效率 2003年《试行办法》推出时,监管机构从行业发展初期的风险防控需要出发,对集合计划采用审批制,审核期限一般为2个月,后来对部分小集合产品缩短至1个月。实践中,考虑渠道洽谈、合同签署、系统测试、销售准备等环节,从券商内部形成产品方案到集合计划的成立运作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近年来证券市场波动增强,热点切换频繁,券商产品发行速度跟不上市场节奏,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无法满足和以机构和高净值个人为主的客户日益提高的个性化理财需求。相对而言,信托、银行理财等金融产品采用报备制,没有通道数量限制,相对券商资管产品在发行效率上有明显优势。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办法》取消了集合计划行政审批,改为产品成立后向证券业协会备案管理,使集合计划的发行效率大为提升,有利于证券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情况,灵活设计产品,并及时推出,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颉认为,这些年证券行业的客户总资产出现缩水,关键原因就在于券商仅满足了客户股票投资的简单需求,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过去也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投资。新规拓宽了券商资产管理的视野,可以通过全方位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通过券商资产管理的平台,获得综合理财服务。 此外,刘卫平还指出,《办法》还允许经证监会认可的证券公司为资产管理提供资产托管服务。有利于拓展证券公司登记、托管、结算等证券中介服务功能,推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 拓展投资范围 此前,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主要限定于股票、债券、基金、股指期货等证券市场品种,并且对投资比例有严格的“双十”限制,这主要是参照公募基金的一些管理规定。实践中,这些规则虽然控制了资管计划的风险暴露和集中度,但同时也缩窄了集合计划的创新空间,导致不同公司集合计划的产品设计趋同、集合计划与公募基金趋同,同类集合计划之间的业绩差异不大。 顾颉认为,新规出台后,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可以通过产品的创新设计,为企业开辟除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以外的新型融资渠道,成为重要的直接融资通道。能够切实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失衡和“两多两难”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体现证券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投资比例限制的放松,有助于证券公司结合客户需求与自身的资源优势、设计和运作个性化资产管理产品。”东海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风控总监江容表示。 《办法》及《规范》充分考虑了国际趋势,将定位于私募的限额特定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放宽到“证券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投资品种、银行间市场交易的投资品种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发行的金融产品”,对于定向资产管理,允许投资者和证券公司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投资范围。同时,《办法》取消了小集合、定向的投资比例限制,取消了集合计划的最低规模限制等。 刘卫平认为,这些规定体现了监管机构对券商资管产品的明确定位;极大的丰富了集合计划、定向计划产品设计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发挥了证券公司自《试行办法》颁布9年来的形成的专业特长;并将强有力的提升券商资管产品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中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刘卫平表示,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办法》虽然还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我们就频频接到客户的电话,与我们研讨新规则下业务发展的空间,一些客户甚至将原来通过信托公司、银行理财进行投资的资金转移到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中,以在《办法》实施后迅速拓展投资范围,争取占得先机,获得优质的投资品种。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3季末,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一倍多,增幅创出了《试行办法》实施以来之最。 推动行业盈利模式转型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升指出,佣金自由化改革以后,单纯的低佣金已经无法有效吸引客户,只有让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才是证券公司留住客户的长久发展之道。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强化财富管理,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 除此之外,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构建跨业务合作的联动机制,进而促进投行业务实现从传统的承销模式向综合金融服务的转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能够为投行业务带来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组合。”陈晓升表示,现今,企业和机构客户的金融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股权和债权融资,还包括一系列的理财、投资等金融需求。 从国外投行的发展经验来看,投资银行业务的重点已经从IPO上市业务,逐步向上市后的综合资产配置方向转移,包括企业现金的管理、再融资的解决方案、战略规划、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