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篇小学生最牛“股文”惹出风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21:02:1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见习记者 陈斯音

  早报讯 “我,今年11岁。由于爸爸和妈妈这两只‘原始股’的结合,我这只‘潜力股’在1996年正式‘挂牌上市’了……”

  这段文字,来自于2007年网络上热传的一篇小学生作文《有谁看好这一股》,当时正值全国股市大热,文中将股市专用术语融入个人成长,童趣十足,令人忍俊不禁,被各大报刊、网站频频转载。

  文章的署名,是当时嘉兴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刘波(化名)。可是前几天,嘉兴一论坛上却有一个ID为“灵犀”的网友,自称是该文作者家长,“灵犀”表示,这篇文章是女儿6年前的作文,而他们一家人远在辽宁朝阳。一开始,“灵犀”的帖子透出掩饰不住的激动,表示这篇作文女儿当年也花了很多心血,希望给女儿正名。

  “股文”作者是她不是他?

  为了证实“灵犀”所言属实,记者依据灵犀提供的信息,联系上了他的女儿步琼,如今,她已经是一名高三的学生。

  女孩说,《有谁看好这一股》,是她小学五年级时的作文。2003年,文章最早发表在辽宁朝阳当地的县报上,随后又刊登在2003年5月的《作文通讯》杂志初中版的小学生特辑上。

  女孩还给记者看了当年的2003年5月刊登的那期《作文通讯》杂志图片,确实,作者的署名是“建平县叶柏寿第三小学六年级(3)班 步琼”。

  而署名为刘波的这篇《有谁看好这一股》,出现在网络上是在2007年5月左右,由嘉兴本地媒体刊登报道,再经网络转载。该文与原文的差别在于,作者自我介绍的出生年月不同,被“PT”的课程由“音乐”改为“英语”。由于2007年正值国人“为股疯狂”,因此,这篇与“股”有关的文章,被借势疯转。

  “步琼版”比“刘波版”提早了4年。但网上转的,多数是“刘波版”。

  风波背后的故事

  昨天,记者又联系上了当年将刘波的《有谁看好这一股》放到教学博客里的钱老师。

  “我对原作者和她的家长表示歉意。”她说,希望原创的那位小作者,不要太过责怪刘波,毕竟当时他才四年级。

  “刘波是个聪明调皮,但身世有些可怜的孩子。”钱老师说,记得那时候,刘波的父亲生病去世了,刘波没了父亲,上课开小差,作业不完成,而且变得叛逆。

  她回忆: “他可以冬天只穿一件单衣,还带些玩具枪之类的东西来学校,我没收他的玩具,他就在地上玩蚂蚁、玩蚂蚱。”这些都让钱老师看着很心疼,她知道这个孩子所做的,只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一天,刘波主动找到钱老师:“你说我不写作业,那是不是我的《今日发现》写得好,你就还我(没收的玩具)?”钱老师答应了。

  钱老师解释,《今日发现》这个作业,允许孩子们写原创作文,也允许孩子们摘录好的作品。

  “这孩子倒豪气,二话不说,第二天就连交了好几篇小文章,把之前欠下的功课都补上了。”那天,钱老师很高兴,这其中就有《有谁看好这一股》这篇文章。

  钱老师觉得这篇文章构思精巧,不像刘波的原创,就问他:“这是你自己写的吗?”刘波说是在网上搜到一篇类似的小学生作文,“模仿”了一篇。

  于是,钱老师也没有追究下去。

  刘波的这次积极表现多少让钱老师觉得有些鼓舞,于是,她便以“一个难教的孩子带给我的困惑”为题,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网络教学日记,并完整地贴上了刘波的《有谁看好这一股》等文章。

  “我当时也写出了这是一篇模仿的文章,我的意思只是为了要说明,这个孩子是这样的聪明狡黠。”钱老师说。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