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很多困难不是因为我们操作技巧不够、股票知识不够丰富,而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由于市场波动而带给我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往往使我们在过度自信和缺乏自信之间摇摆。到后来就会使我们彻底丧失信心。 我们常常会陷入某种摆脱不掉的窘境。比如,你看好并买进一只股票希望它马上飞涨。可是它却往往停住不涨、横盘、甚至下调然后击穿你的止损位。而当你按计划止损时,它却马上飞涨。碰上这种事,我们会总结说:下次我会等它回调再买入。当你第二次发现目标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再等等,它可能会回调。于是你等着,可它却牛气十足拒绝回调。于是你又一次感到失落。如此反复多次,你的信心开始动摇。你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技术水平太差。于是你拼命地学习、买书,买某某操盘手的绝密资料,结果是使自己原本不多的资金又少了许多。当你学习到了新的交易技巧时,你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原先的操作技巧太差了。于是你又信心十足地回到市场上继续交易。起先你确实用新的交易方法获利了,然后你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的精髓。
当你认为成为亿万富翁只是时间问题,已经成为万中挑一的高手了。在一般的股民面前充当老师,很多人都向你请教。你感觉自己真是天生的炒家!索罗斯、巴费特算什么,自己一定会超过他们的。可是好景不长,你又一次地发生亏损了……
“心理训练”首先出现在运动比赛中,它是指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有意识的专门训练,使其发生变化以适应运动比赛的要求。在以前,选择运动员一是看身体素质,二是看技术水平。人们还是根据这两个因素来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但是随着各国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往往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了。同样,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两个势均力敌的运动队胜负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和身体素质上的差距,而是心理素质。胜队表现出的决心大、信心足、斗志旺盛、情绪高涨以及配合默契和机智过人等等。但是有些在技术和身体素质上见长的队,却由于心理素质不足输给较弱的竞争者。前者由于心理素质差、心理负担重使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相对地处于劣势;后者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虽然皆不如前者,但心理负担小,心理素质较好,因而由劣势转化为优势,取得以弱胜强的胜利。运动实践的发展说明,心理因素已成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品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