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平滑异同平均线指标——MACD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投资

势明朗后再做决策;而激进型的投资者可继续持股观望。如图(7–8–1)所示。 


(2)当DIF线和MACD线都在0值线附近区域运行时,一旦红柱线消失,说明股价的上升行情已经结束,一轮中长线下跌行情即将展开。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投资者应尽早中长线清仓离场,特别是DIF线和MACD线也同时向下运行时,更应果断离场。如图(7–8–2)所示。 


(3)当DIF线和MACD线都在0值线以下区域运行时,如果MACD指标中的红柱线再次短暂放出后又开始收缩,则表明股价长期下跌途中的短暂反弹将结束,空方力量依然强大,投资者还应看空、做空,抢反弹的投资者应尽快离场。如图(7–8–3)所示。 

 
(三)MACD指标的双顶分析 


当MACD指标中的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红色柱状线构成一顶比一底顶低的双顶形态时,表明股价的长期上升趋势可能结束,股价将开始一轮新的中长期下跌行情。此时,投资者应及时逢高卖出股票。如图(7–9)所示。 


三、持股待涨信号 


(一)DIF线和MACD线的运行方向分析 


1、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同时向上运行时,表明多方力量强于空方,股价处于一段上升行情之中,只要DIF线没有向下突破MACD线,投资者就可一路持股待涨或逢低买入。如图(7–10)所示。 


2、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运行,但由于DIF线领先于MACD线,如果DIF线开始向下运行并逐渐靠拢MACD线时,表明多空力量开始趋向平衡,股价面临短线回档整理的压力。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投资者应小心操作、区别对待。只要DIF线没有有效向下突破MACD线,仍然可以持股待涨、直至DIF线向下有效突破MACD线、并同时向下运行后,便应及时卖出。如图(7–11)所示。 

 
3、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下区域但同时向上运行时,表明多方力量开始慢慢积聚,股价处于一段慢慢的反弹恢复行情之中。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激进型投资者可以开始少量逢低吸纳,短线持股待涨、做反弹行情。如图(7–12)所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二)柱状线分析 

 
1、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运行时,如果MACD指标中的红柱线依然增多拉长时,表明多方力量强于空方力量,股价处于一种强势上升的行情之中,投资者应坚决持股待涨。如图(7–13)所示。 


2、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下区域时,如果MACD指标中的红柱线开始放出并逐渐放大、并且MACD线和DIF线都同时向上运行时,表明多头力量在缓慢增长,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中长线逢低建仓并持股待涨。如图(7–14)所示。 

 
3、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运行时,如果MACD指标的绿柱线经过一段短时间的中位运行后再慢慢减少收缩时,表明多方的力量重新积聚,股价经过小幅高位整理后将再次企稳上攻。投资者也应短线持股待涨。如图(7–15)所示。 


四、持币观望信号 


(一)DIF线和MACD线的运行方向分析 


1、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但它们的运行方向都同时向下时,表明空方力量开始增大,股价上升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应持币观望、不可盲目买入股票。特别是对于那些近期涨幅过高的股票。如图(7–16)所示。 

 
2、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下区域、而且它们的运行方向也是同时向下时,表明空方力量过于强大,股价的下跌行情依然继续,此时,投资者更应坚决持币观望、尽量不做反弹行情。如图(7–17)所示。 


(二)柱状线分析 


1、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运行时,如果MACD指标中的红柱线开始收缩并逐渐消失时,表明多方力量可能衰竭,股价随时反转向下,此时,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如图(7–18)所示。 


2、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运行时,如果MACD指标中的绿柱线开始放出并逐渐增大拉长时,表明多方力量已经衰竭,空方力量逐渐强大,股价的下跌行情已经展开,此时,投资者应坚决持币观望。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上区域运行时,如果MACD指标中的绿柱线在依次向下拉大增强时,表明空方力量过于强大,股价将跌势依旧,此时,投资者也应坚决持币观望。如图(7–19)所示。 


3、当DIF线和MACD线在0值线以下区域运行时,如果股价经过一轮短时间小幅反弹行情后,MACD指标中的红柱线再次收缩并消失时,表明空方力量依然强大,股价再次反转向下,此时,投资者也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