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炒股心得:股市高手为你揭秘炒股秘诀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6 8:39:59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被誉为民间“十大股神”之一的江汉做客“扬子投资大学”进行了南京之行交流会,让壹财经记者始料未及的是,这场没设奖品也没做过多预告的交流会,竟引来数百名读者,将新华大厦的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许多读者感言“不虚此行”,“牛人”的实话实说让他们体会到:“牛人”传奇的背后,是艰辛和锤炼;而“牛人”的传奇又让他们坚定了科学、理性投资的信心和决心——只要学习的工夫到位了,每个人又都可能成“牛人”。下面,就请您随本报记者一起,听神秘“牛人”的自述传奇。 揭秘之一·惨败·轻信盲从 我属狗,可不是什么“牛人”(听众笑场)。我在炒股十多年里,其实也跌了很多“跟头”。 1995年,我就开始炒股了。当时,我在北京的一家工行上班,通过炒股赚了些钱,就有点小得意,看不上本职工作了,干脆砸了“金饭碗”,全职做股民。但没想到,后来慢慢竟将前面赚的全亏进去了,到1998年几乎倾家荡产,这才发现股票真的不是那么好做的。 但我想,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股市中亏的钱就一定要在股市中赚回来,便静下心来买书看,背技术指标。 我连学了MACD和KDJ两个指标,一开始都挺灵的,但是几个月之后算算,不是亏了30%就是亏了20%,跟赚钱的边都没有沾上。这段经历还告诉我一个惨痛教训:不要随便听信别人推荐的股票。(听了“股神”的坦白“交待”,记者身边一个投资者此时暗笑,想不到“股神”原来也是“亏神”!) 揭秘之二·苦练·背股研书 就在我垂头丧气、万分沮丧之时,一个从香港回来的朋友让我看到了转机。这位朋友原来是北京大学的博士,在香港一家机构做操盘手,手握重金,“战果辉煌”。我就想了,何不跟他学些“绝招”? “绝招”当然不会那么轻易透露的,朋友一开始怎么也不肯教。我就想出一个“歪点子”,干脆,在朋友家门口租了间房子,每天都去串门十分钟。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磨”了个把月后,朋友告诉我,回去好好研究一本书吧,那是美国人约翰·莫非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现在市场上很多了,但当时还很罕见。这本研究大势的书让我总算开了点窍。 一开始,我还是自信满满的,心想一个月就能把这本书学会。可等我把书中的趋势理论和图形理论背得滚瓜烂熟,然后信心百倍去炒股,发现还是亏。于是我又花了三个月背个股,先把所有个股进行分类,哪些板块有哪些股,再一个一个去背,等把所有的个股都背熟了,这位朋友才慢悠悠地告诉我,“你现在可以学股票了。” 可朋友并没让我马上实战,而是布置了个作业——“回去想想,三个月后,哪些板块会涨。”为什么要做这个作业?如今炒了十几年的股,我的体会是越来越深:炒股,并不是要知道明天哪些股会涨,而是要精通大势。把握明天行情的成功率不可能那么高,而把握了大势,就把握了财路。炒股,要有耐心。 揭秘之三·实战·择机入市 经过了这样一番锤炼,朋友才让我真正跟着介入了实战。这次练就一身“真功夫”再杀入股市,就跟当年四处撞墙不一样了。 朋友和我经过了仔细判断分析,认为1999年的大涨板块会是传媒股。于是当机立断买了3000万元的电广传媒和东方明珠,后来短时期内脱手一下子便赚了一两千万。1999年7月份之后大盘有所调整,我们又深入研究判断出西部概念的个股可能会有名堂;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网络股上涨势头迅猛,这样的题材可能会推动国内,于是又买了青鸟天桥……这些股票都很快就翻倍。 买青鸟天桥时我还悄悄去公司看了一下。其实当时也没有进行类似于现在要去上市公司调研的复杂过程,我只是大概了解到这个公司晚上都是加班的,就觉得这只个股一定会有希望。(这句“老实人”的“实在话”,再次招来了大家的善意哄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