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李志林:砸大盘权重股有阴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3 13:33:10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投资

李志林(忠言)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与上周五连阳不同,本周却是三阴两阳,经济数据不良,市场分歧加大,盘中或盘尾几度跳水,令许多投资者对反弹夭折忧心忡忡。我则认为,目前尚难对反弹结束轻易下结论,还是应继续以波段运行待之。
  从政策面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明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审慎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五大任务,给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信心。银监会打破了12年来贷款禁入股市的戒律,允许银行贷款可进二级市场买以购并为目的股票(股权),这对加大股市增量资金、抑制大小非减持冲动,促进购并重组新热点、活跃股市,无疑是比新保基金增加100亿入市、汇金12亿购三大银行股票更大的利好政策,有利于波段运行的继续。
  从周边股市看,由于美国国会和白宫答应给通用等三大汽车提供150亿美元救援资金,暂时扼制住了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恶性蔓延,美股近期一直在8500点上方运行,总跌幅小于40%,港股也在15000点上方运行,总跌幅也小于50%。这对于跌幅至今仍达66%的中国股市的继续反弹创造了相对有利的环境。
  从主流热点看,从新经济政策脱颖而出的水泥、铁路、基建、建材、电站等主流热点的领头羊,尽管有1-2倍的暴涨,但迄今未出现明显头部并跌停出逃现象,近期又向迪斯尼、中小板、创投、农业、中小银行、3G、购并重组等新热点延伸。只要市场能紧紧围绕"弃新从老、弃大从小、弃高从低、弃非从无"的非指数化行情的主线,波段行情就不会结束。
  从中小盘低价股表现看,本轮反弹具明显的自下而上、由低而高的特征,每天涨停或涨幅前一二板的多为中小盘低价股,上涨时全为"八二现象"。这种行情最能吸引并惠及中小投资者,最能聚集人气,最有群众基础。只要中小盘低价股行情不结束,波段行情也不会结束。
  从大盘权重股动向看,本轮反弹,深成指从5577-5785点,涨幅达36%,而沪综指从1664-2100点,涨幅仅26%,表明大盘权重股落后于大盘涨幅。本周一、三基金两次拉动大盘权重股,此后大盘均出现大跳水。这表明,本轮反弹中"二八现象"不得人心。本周四、五眼看5天、10天、20天均线上穿60天线,大盘往上突破在即,基金不甘坐冷板凳,干脆猛砸大盘权重股,以镇压低价股革命,试图让基金重仓股重夺市场的眼球。但砸大盘权重股通常不是反弹的结束,而是新一轮波段的开始。
  从量价配合看,上周共成交4209亿,日均841.8亿。本周共成交4857亿,日均971.4亿,属量温和放大的状态。只要大盘重新回升时保持攻击量,那么波段运行态势就依然能保持。
  从5周均线看,从6124点下跌以来,只有1月份从4778-5522点反弹和"4·24"从2990-3786点反弹两次连续四周站稳5周均线,唯本轮反弹能连续五周站稳5周均线,表明这是今年以来最大级别的反弹。本周末大盘虽收在5周均线下方4点,但只要3天之内收复,波段行情仍将展开。
  从IPO动向看,在2006-2007年IPO大跃进中,298只新股将市值从2.3万亿变成34.47万亿,扩容15倍,虚拟资本达2007年GDP的140%,遂导致中国股市爆发了比美国金融危机更大的危机。好在中央高层已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中,不再强调"加大股票直接融资比例",代之以"优先发展与民生相关的债劵","推进和加强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以结构扩张代替规模扩张。这是证监会迄今未重启IPO的主要原因。只要年内不重启大盘股的IPO,波段行情仍将跨年度运行。
  以上八个方面拟可作为投资者判断反弹结束,还是继续波段前行的关注点,既不一味看高反弹的点位,也不因悲观失望一路看低,控制好仓位,加强波段操作意识,选好个股,追跌杀涨,走一步看一步,是为上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