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甲醇期货的上市或为市场提供一个权威价格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5 17:18:19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对于目前国内的甲醇市场,价格并不十分规范,甲醇期货即将在郑商所上市,该品种的推出,获将为市场提供一个权威的定价标准。

  甲醇现货划分为两个市场:内地市场(生产地)、东南沿海市场(主要消费地)

  与现有期货品种不同的是,甲醇的危险品特征使它在运输、仓储等环节有着更严格的规范,这直接影响了甲醇生产企业辐射的范围。据市场人士介绍,目前甲醇现货市场可以划分两部分,一个是华北、华中等地的“内地市场”;另一个是华东、华南地区的“东南沿海市场”。前者是国内甲醇的主要生产地,后者是主要消费地。不同地区的甲醇产业不仅在原料生产、下游需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在现货价格方面也各成体系。

  由于运输成本的一系列问题,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甲醇多为进口,其大多为天然气生产;“内地市场”则基本是煤制甲醇的生产和消费。两者在品质和生产成本上都有差别。去年我国甲醇的消费量约为2000万吨,其中进口量约占四分之一。“进口甲醇很难进入内地市场,而我们的甲醇也多是周边消化。”中原大化的销售部负责人牛立波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市场需要甲醇期货来形成权威价格

  据了解,去年华东地区甲醇产量约为83.26万吨,而消费量为920万吨。当地甲醇下游企业旺盛的需求,催生了该区域较为活跃的甲醇贸易。

  浙商期货某分析师表示,“据我调研,仅浙江地区甲醇大小贸易商就不下100家;江苏地区最大的甲醇贸易商每年甲醇的贸易量可达40万吨,当地年贸易量在15万吨左右的贸易商有近20家。”去年仅南京海关甲醇进口量已近300万吨。

  不过华东地区虽有巨大贸易量,却难寻一个权威的定价标准。由于来源不同,这使得“内地市场”和“东南沿海市场”有着相对独立的价格体系。前者的甲醇价格多由大型生产企业主导,一旦出现价格过低企业会降低开工率;后者由于甲醇多为进口,因此受外盘和港口库存影响较大。

  不仅如此,目前华东地区较为活跃的甲醇电子盘市场也“各有一套”,仅江、浙两省影响力较大的就有张家港化工、银通塑化等多家电子盘市场。不过数量众多的电子盘市场难以形成统一权威价格,一些贸易商也希望甲醇期货的上市能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开权威的定价标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