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连塑仍将维持弱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1 17:13:0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进入九月,金九银十的号角正式吹响。虽然欧洲债务危机的阴云仍压在头顶,但是对于下游需求回暖的畅想驱使市场看涨情绪增强。然而,所谓的季节性需求难以撼动欧美经济对期货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市场一泻千里,跌幅一度超过2000点。考虑到宏观面偏空的整体形式不变,以及后市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笔者认为,连塑后市继续维持弱势的概率较大。

  欧洲债务危机进入次贷危机轨道

  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将推出“全面的一揽子计划”以解决危机。具体细节将在11月3-4日举行的G20峰会前公布。两国领导人的强硬态度使投资者对救助方案抱有高度期望,大多数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都出现反弹。欧债危机也进入了一个喘息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警报就此解除。即使德法领导人可以做到言行一致,推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方案具体实施的时间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存在疑问。目前可以确定的,并不是解决危机的办法行之有效,而是欧债危机正在进入次贷危机的轨道,即向银行业蔓延。

  目前,欧洲银行对欧洲五国的债务风险敞口超过2万亿美元,尤其是法国的银行,在欧洲各国银行中持有的希腊主权债务最多。一旦希腊违约,整个欧洲的银行业都将遭受重创。10月4日,法国和比利时政府出手救助在法比两地上市的德夏克银行,德夏克银行成为欧债危机升温以来第一家接受政府援助的欧洲大银行。回顾次贷危机,当时危机起于房地产市场,之后向银行业蔓延。雷曼兄弟的倒闭是次贷危机重创全球经济的开端,银行业在经济危机反应链条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德夏克的问题说明目前欧债危机已经走完了次贷危机的第一步,虽然不能表明还会出现更多的大银行请求援助,但是至少说明目前欧洲的形势堪忧。虽然欧洲暂时进入了喘息期,但是后期继续打击市场信心的概率仍然很大。

  国内货币政策进入稳定期,整体中性偏空

  央行目前左右为难,继续紧缩货币政策或者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在现在的形势下,都变得不够合理。

  首先,通胀方面,9月CPI同比上涨6.1%,较8月份的6.2%进一步回落,低于市场预期的6.2%。虽然CPI数据下行速度缓慢,但是整体而言,通胀水平逐月回落态势已基本确立。另一方面,9月 PPI同比上涨6.5%,环比下降0.1%,均较8月份的同比上涨7.3%显著回落。考虑到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疲软,需求的下滑将拖累CPI进一步下降。

  虽然通胀问题缓解,但是通胀水平回落速度缓慢,整体仍处于高位。紧缩货币政策从去年开始执行,其作用时间早已超过半年,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之前众多机构都认为六七月份CPI将出现拐点,下半年CPI将出现显著回落。但实际上,CPI回落速度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从2000年初至2011年9月的141一个月份中,仅有24个月CPI在5%以上,16个月CPI在6%以上。可见,目前的通胀率依然处于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不能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而放松货币政策。

  其次,目前的经济形势承受不了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欧美经济的疲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已逐步显现。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9月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均大幅低于8月。9月当月出口同比增长 17.1%(8月24.5%),进口同比增长20.9%(8月30.2%),在没有明显的基数效应情况下,9月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较8月大幅回落,且低于市场预期,显示进口和出口的增长势头偏弱。另一方面,国内资金面已经非常紧张,中小企业压力很大。国内就业人数中,中小企业承担的比例非常高,中小企业不振间接导致国内失业率的上升,进而影响到了消费。因此,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形势,实施进一步紧缩的概率非常小。

  总体而言,国内货币政策已进入稳定期,央行更有可能的是实行一些定向的宽松,总体政策不会有改变。由于目前仍属于货币紧缩周期,且国内资金面也着实紧张,所以笔者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对国内期货市场中性偏空。

  供需格局转变,后市供过于求

  2009年4季度以来,PE集中扩产,PE产能增加在45%左右。同期,PE需求的增加却相对有限。考虑到PE为工业品,其需求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所以做一个粗略而确实具有一定准确性的判断,即认为PE需求大致与GDP增幅相当。考虑到近几年的GDP增幅都远低于45%的水平,所以可见从总体来看,PE供大于求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具体到近期,独山子石化恢复开车,其它检修的石化对于整体供应影响不能与之相比,供应压力将会增大。另一方面,8月PE总进口76.43万吨,环比增加40.78%,同比上年8月份(61.86万吨)增加27.79%。进口量的巨幅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夏季国内炼厂检修导致商家需要采购进口原料来弥补市场的需求所致。但是,金九银十期间,需求全面回暖的预期落空,需求维持疲软状态,PE库存继续增加。总体来看,后期供给压力较大。

  反观需求,仍维持疲软状态。农膜方面,下游需求具备一定的刚性,规模厂家开机率有望达到70%—95%,全国各地的销售也将进入全年的高峰期。虽然农膜需求良好,但是由于农膜需求仅占PE总需求的22%,对PE总体需求支持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