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产业观察:我国大豆产业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市场影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1 17:12:39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sp;四、结论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各国参与大豆产业国际分工提供了机遇及路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对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了整合配置, 促进了全球大豆产业贸易加工格局的形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和外资加速整合大豆加工业的现象, 正是我国在自身要素资源约束下发挥比较优势自发地适应国际大豆产业分工的体现。由于我国在大豆生产方面具有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研发能力薄弱、流通成本高等比较劣势, 大豆产业开放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同时,我国廉价的工厂建设成本、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沿海地区在大豆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吸引跨国粮商纷纷在沿海布局油脂加工业,使得全球大豆加工中心逐步向我国转移。

    此外,当前在讨论大豆产业问题时, 多数学者对国产大豆遭受冲击后豆农福利的损害存在忧虑。事实上,过于关注局部和短期利益往往会导致“一叶障目”,从而忽视整体利益和长期影响。豆农和耕地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大豆种植产业中转移出来,去从事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或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玉米、稻谷、小麦等作物,从长期来看全社会福利得以提高,属于帕累托改进。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