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成品油供应是造成资源紧张的主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9 17:29:29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供需面:主营单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供应收紧是导致当前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而终端的需求影响甚微。

  主营对外资源放量减少主要原因乃是利润。主营是否亏损暂且不说,不过主营收紧资源以来利润较前期缩水是事实。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逐步攀高,且伴随着急剧的动荡,原料成本上涨;其二,国内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物价上涨,这也使得其运营成本升高,至少不应该单单对照国际原油的价格来评价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否处在合理水平;此外,10月9日国家将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下调300元/吨,这些均使得主营的盈利大幅减少(盈利减少不意味亏损),生产积极性回落也就成为必然。

  当然提到主营的炼油成本,只能按照理论值进行计算。其中包含了太多的"难测"因素。一则,各地区人工成本不一,主营各炼厂正常的运营成本无法准确计算,单看税务难以把握其事实;其二,国内与国外进口的原油地出油率等情况不一,即便同一地区开采的原油也难以保证下游产品的统一,因此包括国家在内都难以准确把握炼厂具体的炼油成本。因此,"说亏便亏"的情况一直是成品油市场的一个常见现象。

  成品油的需求并非资源紧张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内对于成品油的需求也在增量,但是这种增量显然不是导致目前资源紧张的原因;此外,前期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不断下跌,国内油市纷纷看空;另有,国家收紧货币措施实施,中间商资金短缺,这些均使得社会囤货处在较低水平,隐形需求非但未增相反大幅减少。

  虽然目前资源非常紧张,但是对于终端的需求暂时没有造成较大影响。卓创认为,短期内出现大面积油荒的可能性不大。9月份CPI仍处6.1%的高位,国家控制通胀仍然是工作重点,在此情况下,油荒的发生显然是与此相悖,因此如果成品油资源持续紧张,国家将加大各方监管力度,同时出台相关鼓励措施以缓和汽柴资紧问题。

  卓创预计,当前资源紧张的局面10月份难以得到缓解,当然价格方面也将保持坚挺,且随着资源紧张的加剧,各地区超过最高限价销售的现象逐步显现,部分地区0#柴油甚至高出零售最高限价200元/吨成交。此外,后期随着气温的下降,北方地区将逐步置换负号柴油,单从价格上看一段时间内难以回落。

<<上一页12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