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场分析:恐慌后回归理性 四季度油脂或先抑后扬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7 17:27:3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眼下,处于中美签订大豆订单的关键时期,USDA倾向于调整供需数据以刺激美豆销售。而马来西亚棕榈油正值丰产季节,随着冬季气温下降,价格优势趋于削弱。相比之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脂需求国,中国四季度的油脂消费主要依赖于豆油、菜籽油。囿于国内油籽减产已成定局,接下来,内外盘油脂期价波动的主导性因素,除了宏观环境、金融市场大势之外,还需关注中国方面的需求驱动力、中端环节承接动能、新年度油脂油料收购政策、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拉尼娜现象等炒作题材。经过多日技术性超跌之后,利多因素的聚集将有助于触发油脂价格的短期理性回归,甚至更长阶段的企稳反弹。 一、欧债危机氤氲不散,国际市场风云变幻 从希腊面临全面财务危机,到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财政问题恶化,再到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主权信用评级遭遇下调,欧元饱受煎熬,欧洲银行业风险几乎升至系统层面。为应对危机,欧元区逐渐向“财政联盟”迈进。7月21日欧元区领导人紧急峰会达成共识再次为希腊输血,依据协议,欧元区领导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私营部门一起,为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并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同时,提高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的灵活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欧洲稳定机制可介入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国家债券。 9月29日,德国顺利通过扩容方案为稳定欧元和救助欧元区债务国铺平道路。然而,作为最后一个为扩容方案投票的欧元区成员国,斯洛伐克却因欧债危机引致政治倒台,令金融市场再添悬念。好的方面是,欧洲两大央行欧洲央行(ECB)与英国央行(BOE)决定推出总规模约1700亿美元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缓解蠢蠢欲动的流动性风险,这标志着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措施已拉开序幕。在此之后,10月10日法德领导人会晤并宣布共同维护欧洲银行业稳定,两国领导人承诺于月底前提出解决欧元区问题的完整新方案,并表示新方案“不是所有人一再要求的灵丹妙药”.但此举无疑为风雨摇曳的市场情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度触发商品市场的全面反弹。在欧盟峰会之前,市场乐观的期待欧洲领导人采取大胆措施,加之中印等经济体有望为IMF增资,为弥足深陷的欧元赢得了喘息机会。接下来,欧债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或改善仍将牵动包括油脂在内大宗商品市场的情绪和步调。 二、国内通胀拐点已确立,结构性调整引关注 7月份到达峰值之后,翘尾因素的衰退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月回落。最新公布的9月CPI同比增速为6.1%,低于市场预期。分析普遍认为四季度CPI仍将延续下跌态势,大致归因为:历史上10月份食品价格通常会呈现季节性回落;10月9日,发改委16个月以来首次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运输成本削减将带动产品、服务价格下跌;PMI中国方面数据低于50临界点,制造业对于原料的需求趋于放缓。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效稳固,不存在加码的必要。 另一方面,为应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保障房的建设资金问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以总量偏紧、定量宽松为主。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包括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在内的9项措施扶持小型和微利企业发展,此次会议通过“定向宽松”及时缓解小型和微利企业生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