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评议巴菲特的四大误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4 8:42:2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遗憾的是文章发表后,股市继续大跌。10月20日,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985点,但一个月后的11月21日却跌到785点,跌了20%。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是在忽悠股民。 其实,巴菲特是真的喜欢熊市,他不但不担心买了股市继续下跌,反而越跌越开心,越跌越买。 巴菲特决定股票买入还是卖出,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慌。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我们不是巴菲特,我们甚至不是美国人,也可以断定,现在恐慌情绪已经蔓延到整个美国股市市场,即使那些非常成熟非常老练的机构投资者也变得十分恐慌。按照巴菲特的原则,市场最恐慌的危机,反而是最应该大量买入的良机。 他的确在奉行自己的原则,问题是,他的原则正确吗? 是的,巴菲特在股市上的钱很多都是这样赚的。 巴菲特买的许多大牛股,很多都是在熊市买的。 巴菲特喜欢熊市,却讨厌牛市,他总是较早逃离牛市,哪怕离顶部还有很多。他总是较早进入熊市,哪怕离底部也还有不少空间。 1957年到1966年十年间道琼斯指数出现了一波大牛市,从最低416点上涨到最高的1001点,上涨1.4倍。1967年,电子股火爆,引发股市更加疯狂。巴菲特却开始感到恐慌。当股市疯狂到雅芳和施乐的市盈率超过50倍时,在所有人不顾一切贪婪地买入时,巴菲特却恐慌到了极点,他在1969年宣布解散投资公司,彻底退出股市。 1970年5月股市大跌到627点,只过了7个月,1973年1月又冲到最高1067点。巴菲特自己没想到,他退出后牛市又疯狂了三年才结束。股市一直跌到1974年12月6日最低的578点,这场熊市持续了23个月,跌幅达45%,许多机构和个人破产,人人恐慌,许多股票市盈率只有个位数却无人敢买。休息近5年的巴菲特却重回江湖,大量买入,其中之一是华盛顿邮报。到1976年2月股市用了14个月就重回1000点,让巴菲特大赚了一把。 所有指责巴菲特的人,和巴菲特在投资态度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 只要能够长期大赚,巴菲特不怕买入后下跌短期被套,而是越跌越开心,越跌越买。 原因很简单,他是长期投资者,愿意为长期升值付出短期暂时被套的代价。 而很多人是短期投资者,总喜欢买了就涨,涨了就卖,赚了再买再赚。 大多数人看的是价格会不会涨,而巴菲特看的是价值有没有低估。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态度,代价是必须忍受股价巨大波动和可能短期甚至几年被套的痛苦。 被套后,喜欢数字的巴菲特总是用历史数据来安慰自己: 长期而言,股市投资回报是相当好的。在20世纪,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许多非常惨痛、代价沉重的打击:1929年经济大萧条、十几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1918年在几个月内就夺走了2000多万人生命的流感、尼克松总统被弹劾下台。但道琼斯指数还是从66点上涨到了11497点,100年上涨了173倍。 1990年12月上证指数最低96点,19年来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到现在一共上涨了多少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