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迎难而上 该不该抛开顾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8:23:1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如何证明“内功”修炼到位了?在目前外围反推不成变反压之下,中国股市何去何从就是一个最好的答案。俗话说“覆水难收”,但是在大批次难以实施的救市计划面前,保尔森似乎“退缩”了,周三其讲话表明了财政部已经放弃从银行买进问题资产的计划,而这一直是美国政府救市计划的主要内容。保尔森解释说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太长时间,政府的替代办法是买进银行股份并鼓励银行恢复正常贷款业务:事实上这一新闻在周二已经开始传播,并且带动美股连续收阴了。不要小看这样的下跌,每天几百点的下跌已经让纳指创出新低,并且周边股市又开始充当跌幅“放大器”了。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股指已经筑底这个大命题目前“不成立”,对中国股市反弹的命题又是否能够成立呢?

  至少目前还成立。前天文章所说反弹确立最重要的一点板块充分轮动,昨天也说了信心的“良性循环”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来看,不仅板块轮动强烈,并且量能也大幅放大了,曾几何时,我们对反弹总是一种“奢望”,每天惴惴地预测“明天或有反弹”,“或见阶段底部”,“大B浪或已开始”,而事实总是残酷的,可到如今,愈是艰难的情况下,大盘的表现却愈是让人“不敢相信”。在短暂的调整之后,昨天说过,今天在日线周期上应该对应的是08年4月30日或者是9月25日,理应“向上突破”,结果大盘果然“迎难而上”了,质量也颇为明显:今天的成交“手数”实际上是大于4月30日和9月25日的,证明资金异常活跃。

  塑造今天大盘迎难而上的功臣自然很多,不过首先推崇的还是早盘率先涨停的东方电气和大涨的铁路板块,一个是制造发电模组,一个是铁路承包建设,这两个大基建项目当然都和国家重点推行的内需政策有关。有人说这样的内需政策只不过是一幅宣传画,关键是要看行动,这话不假,但对期望凝聚的股市来说,“有盼头”是第一位的。用内需板块的红火对抗AH联动的低迷,哪个会获胜?今天已经给出答案了。与基建同时启动的还有近期不显山露水,但却稳步走高,对推动股指起到重要作用的银行地产板块,同样,这两个板块也反应了资金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机械工程的游资突进狂飙涨停要更加稳健可信一些。

  连续的大涨,今天还能“迎难而上”,咱周二的问题也该有个答案了吧?这上涨已经突破了自5522点以来的大连线,是否能够放胆买入了呢?我看还是先别冒进。首先,对于周二已经激进的朋友来说,相信这几天的行情只要持仓,必有收获,在此时若继续以日线概念追涨倒不如先继续等待或者先行高抛(原因下面会讲明),其次对于还在观望的朋友来说,目前维持强势的话可以等待盘中回踩时买入,而一旦出现弱势势头(量能大幅萎缩,无活跃板块之类)即使下跌也不要买入。有人会说,都强势成这样你还在顾虑什么?当前主要是两大顾虑,第一是道指(毕竟关注道指的人居多)继续弱势会给A股带来强背离的压力,还记得5522点时的情况么?当时外围股指开始下跌,而A股继续走强,最终在1月中旬崩溃,第二点则更加简单:4月30日和9月25日看起来都不错,但恰恰都是两次反弹的终点,这一次虽然实际上完全不同(因为是突破均线和趋势线压制的上涨,而且长周期间隔的两段主升和短间隔的主升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资金想把这次行情做得更长远些,你又何怕没有更多的机会呢?(并且前期激进的已经获利)有的时候权衡下机会和风险做出决定其实是那样简单,难的则是抛弃杂念去严格的执行而已。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