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市场需要干干净净的独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8:21:1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日前,在报上看到一篇某上市公司“隐瞒‘独董候选人’重大隐情”的报道,笔者很是气愤:这样的独董候选人当选独董,又如何能够保证其独立性?又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仅仅只有一家上市公司的独董存在瑕疵。从监管部门的处罚和一些媒体报道我们不难看出,少数上市公司刻意隐瞒独董的重大信息,以确保其当选,达到上市公司和独董之间不可告人的默契,在逃避监管的同时,也早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信任放在了脑后。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全社会来对其进行干预。

  问题独董因小辫子在上市公司手里根本不可能达到监督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目的。问题独董之所以能够当选,关键是上市公司高层或其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默许。这样的问题独董当选后,自知短处在人手里掐着,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害怕一不小心就被上市公司炒掉,自然就不敢真正履行其独董职责了。而上市公司之所以聘用问题独董,就是要这些问题独董对自己言听计从,在公司出现问题时,或者是在制定出台一些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决策时,能够轻松获得这些已经丧失言语自由的问题独董的支持。最后的结果就是:问题独董和上市公司达成默契,彼此方便,各取所需。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不了解真相,广大中小投资者也不可能真正了解问题独董的真实面目,原来监管部门和广大中小投资者寄予厚望的独董们却因有“难言之隐”而主动放弃自己的阵地,放弃他们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又一道重要的风险防范闸门也就轻易被攻破了,后果自然堪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