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难跟港股脚步 A股缘何成扶不起阿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深交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4 8:24:35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前段时间,A股对欧美股市一向是跟跌不跟涨,疲软得让A股投资者感觉很无奈;但最近更让投资者无奈的是A股竟然连港股也不跟,港股最近几个交易暴涨超过两成,A股却不断下跌并创造了月历史第四大跌幅。那么,A股缘何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其实,A股问题归根结底在A股市场本身,与外围市场没有直接联系,外围市场对A股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A股之所以暴跌72%是因为其本身供求关系的逆转造成的,而逆转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市场股票供给远远大于资金供给。客观上,这种根本的供求关系不改变,A股市场很难有很大的行情。

  宏观政策面最近还是好的,央行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降息已经表明货币政策转向,不出意外2009年将会改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部近期也表示“下一步财政政策将着力扩大内需”,这进一步表明中央“保经济”发展的决心,笔者估计2009年开始财政政策极有可能从稳健的财政政策改为扩张的财政政策,中央允许地方发行债券应该也是为这一步铺路。相信,进一步刺激经济的政策将陆续出台。从近期相关政策出台的效率来看,笔者以为保经济增长的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对股市来说,宏观经济毕竟是稳定的根基,只要经济能够保持增长,那么客观上只要解决好A股内在的供需即可使得A股进行价值回归。经济稳定、货币政策宽松这些都使得一波大反弹行情呼之欲出,但这些条件终归是条件,一切皆要看A股改善供求关系政策出台情况。

  A股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完全是自身问题,对外跟跌不跟涨正是这种内在问题的体现。当务之急是解决好A股的自身问题,从而避免制造廉价中国,避免资本市场形势的持续恶化从而对“保经济”发展不利。

  操作上,投资者仍以谨慎观望为主,小仓位高抛低吸为辅。这种状态直到政策面明朗或技术面已显明显走好态势。今天大盘再度收盘在5日线以下,站稳5日线是上涨的必须条件,当前连5日线都站不稳那周二继续挑战1700点甚至前期低点都是正常的事情。继续耐心观望。

  《黄金游戏》交流平台(《黄金游戏》交流邮箱:goldengame@163.com,平台交流宗旨:平等、没有门槛,大家一起游戏的技术交流平台。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朋友和“战友”。):

  来信:

  老师您好:

  您不提倡大家教您老师,但您在此领域已经是我等老师。

  您的著书目前在看的二遍,书中关于量价关系,有些困惑,有些个股在一个月内看是顶,在三个月内看又像是底

  并且有量能放大,所以如何判断是主力的顶端出货(放量杀跌),还是底端拿筹。

  此外根据您书中文子,图表比照,在上涨放量向后发展的缩量时,已经开始下跌,那就是在步入下跌的头几天就

  要走人,所以在时间点上的把握还是困惑。

  平时除了您的博文,也看其他人的博客,感觉分量不如你充足,也有类似您出书的博主,感觉其就是在推销书,

  看了博,就不想再看他的书,而您是深入潜出,有理论,有实例,更像普及教材,收获颇丰,可能说的有些肉麻了,

  但却是我的实感。

  另盼望您的《黄金游戏》2早日面世,谢谢。

  交流:

  这位朋友的困惑一定是很多投资者的困惑,见到过不少类似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下。其实,不管任何技术指标、任何投资决策都必须有其周期性,也就是说你是从长看还是从短看还是中期看。比如午评中关于量价就有一些讨论,在《黄金游戏》中的量价形态也基本上是基于中长期的。不过,只要量价关系理解了应用到短期一样可以。比如午评中说的在关键压力位置就需要放量,没有放量即使突破也是不牢固的,极有可能演变成诱多。

  另外,投资者必须要明白的是量价关系虽然是技术分析的最关键因素,但量价关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此投资者不能只依据量价关系去评判市场,依据一种技术指标去判断市场出错率高同时也可能使得机会滞后。股市技术一定是多种因素、指标综合分析的结果。至于可能是下跌后才发现转势的问题,笔者以为在股票市场卖到最高点与买到最低点一样可遇不可求,所以也只能相对的高与相对的低。而且,随着技术的日臻精进,有时候操盘靠的是一种直觉或者说条件反射,见多识广的道理一样适合股市。《黄金游戏》中关于量价关系的讲解一定要结合前面一章的供求关系,在供求大环境下去考虑量价关系才是有意义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