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股民故事:3位西安股民的“股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9 8:22:4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止跌。"想想连日来的大盘走势,刘新义的心情实在是好不起来。虽然不开心,但是刘新义依然认为自己的股海生活挺有味道:"我和新股民最大的不同,就是我经历过'熊市'和'牛市',对于股市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

  初入股市

  体验另类致富路

  1986年,中国人知道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股市。在那年的9月26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设立的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正式开始对外营业。6年后,刘新义进入股市。

  刘新义,今年初刚刚从某研究所退休。16年的股海沉浮,让刘新义经历了低迷的"熊市",也参与过高涨的"牛市"。他对股市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和"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有着切身的体会。

  1992年初,刘新义从报刊杂志上了解到了"股票"这个对于他来说非常陌生的字眼。手里略有积蓄的他,在说服妻子后毅然拿出3万元投身股市。

  当年5月21日,是刘新义记忆深刻的一天。那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放开了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05%。"那会,买股票真是不用动脑子,因为各类股票全线上涨。"此后的刘新义开始有点飘飘然,接连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了2万元追加入市资金。

  1992年上证指数上涨到1429.01点后开始下滑,到年底时跌到386.85点,很多股民的资金都被套牢,刘新义赚到的近4万元利润也几乎损失殆尽。这次股市震荡,让刘新义第一次认识到股市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还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发表的南巡讲话,打消了探索资本市场的改革者的疑虑。这一年开始,更多像刘新义一样的普通人开始了解股票,并加入不断壮大的中国股民队伍。

  致富梦想

  加速壮大股民大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股票这一新兴事物也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接受,西安的本土企业也开始将"上市"定位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1993年8月9日,"陕解放"(全称"西安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开元控股")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也成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1994年,为西安老股民所熟知的另一家上市企业"西安民生"也上市成功。

  1994年7月,上证指数暴跌79%。同年,郝晓武也正式加入股民大军。

  "当时西安的证券交易大厅还很少。只在莲湖路和其他几个繁华地段有几家证券交易场所。当时的股票交易都要到交易大厅进行人工操作。买单和卖单每份5元钱,自己填好之后交给交易员操作。"对最初股票交易的模式,郝晓武记得清清楚楚,交易厅里大屏幕上的股票价格随时可能让在场的股民出现情绪波动。

  "1996年的时候,买了1000股格力电器,结果一轮上涨行情之后一下就赚了1万多。"对于当年的这笔大收入,郝晓武记忆犹新。股市不会只涨不跌。在股市里有赚钱的时候,就会有赔钱的时候,"当年买的股票,在一轮大跌行情中一次赔了2.4万。"这一年除了在股市的大起大落,还有一件事情让郝晓武为之兴奋,那就是股票交易方式的变化,"1996年起,西安的股票交易机构开始增多,股票交易方式开始变化,电话、网络逐渐成为股票交易的新兴渠道,再也不用到交易大厅去排队了。"

  1999年5月19日,行情井喷。此后持续了两年牛市。

  "牛市"过后,必然会由"熊市"来换场。

  2002年1月22日上证综指从之前最高的2245.43点跌倒了1348.79点。

  2005年6月6日,沪市跌破千点。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