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平安暴跌80%的心路历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0 8:22:1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消息发布的当天及次日,中国平安连续两个跌停板,其股价从两天前的99.98元跌至两天后的76.54元,三天累计跌去23元之多!对此,中国平安表示,“平安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计划利用所募集的资金进一步贯彻其在国内、国际市场自身与外部增长的发展战略。”然而,事情还没有完!

  故事三:双重巨额再融资方案获机构与基金青睐——表决通过!

  2008年3月5日,中国平安再次发布重大公告:经股东大会通过,2008年度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方案修订为:800亿元的增发和约400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尽管众多散户反对,但是在机构和基金支持下,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终于以87.5%的会场赞成票获得通过。为此,公告一出,股市与媒体再次震惊:上市刚一年,中国平安又要在A股市场再次融资1200亿元,是上次A股IPO募资的3倍多!如此胆大、威风,唯有中国平安!

  随后,中国平安“配合”中国股市,股价再次从70元附近跌至50元下方!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故事四:中国平安高管超高年薪披露——人均年薪2208万元!

  2008年3月20日,中国平安公布2007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中国平安13位高管共获得年薪2.87亿元(税前),人均年薪高达2208万元!其中,年薪最高的前四位分别是:马明哲董事长的年薪为6616万元,梁家驹常务副总经理4813万元,张子欣总经理4770万元,董事会秘书孙建一2544万元。在13个高管中,年薪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8人,其余5人的年薪也均在600万元以上。

  除了超高年薪外,中国平安的高管们还直接或间接持有大量中国平安的股票。其中,中国平安的董事、监事、高管及总精算师通过员工投资集合和江南实业间接持有中国平安股份,他们总计持有员工投资集合的权益份额1900万份;同时,他们还总计持有江南实业25.84%的比例。其中,董事长马明哲持有员工投资集合的权益份额474万份,并持有江南实业5.86%的比例。

  为此,一场质疑中国平安高管高薪的讨论又在中国媒体间广泛展开。为此,马明哲董事长在中国平安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后对媒体解释,中国平安的薪酬制度合法合规,他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他说:“作为职业经理人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董事会根据我的表现给我薪酬。我不是完全为了收入从事这份工作,20年来我把平安带入500强,是我最大的荣耀。”

  故事五:中国平安被迫延后“天量”再融资方案——市场并不买账!

  2008年5月8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鉴于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较为波动,再融资申报的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在现阶段(公告之日起至少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公开增发A股股票的申请。同时,中国平安将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者承受能力,慎重考虑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报和发行时机。

  然而,中国平安的股价并未就此反弹,相反,它随大盘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故事六:中国平安被迫放弃另一外境外收购计划——开始谨慎!

  2008年10月2日,中国平安在其网站发布公告宣布,称鉴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及状况,经双方友好协商,终止有关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下属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协议。

  2008年4月,作为富通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中国平安与富通集团“第二次牵手”——签署协议,中国平安拟以21.5亿欧元收购富通集团下属富通资产管理公司50%的股权。分析人士认为,也许是由于国内再融资方案一再受阻,也许是由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及状况,估计成交的先决条件无法完全满足,这宗交易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告吹”。否则,仅这一项投资损失也许要达到200亿。

  最后提示:中国公司境外投资尚缺乏基本经验。对外投资,除了考虑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及市场风险外,还需要反复论证与考察调研,决策不能太过主观,拍脑袋、凭直觉一定是不可取的。当然,资本运作也应该对股东负责,不能瞎玩资本数字游戏。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