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为什么没有“巴菲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4 8:22:1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巴菲特”,资本市场的宠儿,投资者心目中的英雄,一生之中,堪称投资经典的案例多多,给其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利润,拥有无数的崇拜者,许多人不惜重金为求一晤。然而,“巴菲特”之于中国,充其量只有其象征意义,其借鉴意义是精神理念上的,中国的今天是不可能诞生“巴菲特”的,至少现在不会!

  “巴菲特”作为价值投资的忠实执行者,他的成功有赖于其生存的土壤,美国成熟的市场,规范的管理,理智的投资者群体,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没有这个基础!公平公正的基础制度还远没建立,浮躁是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典型的心理特征,追涨杀跌是市场参与者的惯常表现,这样的市场,价值投资者根本没有生存立足的条件!中国资本市场最具有“巴菲特”特征的要数“林园”,可今年的“林园”是多么的沉寂!价值投资让“林园”的账面损失超过50%,价值投资曾经让他是那样的辉煌,但是那种辉煌是多么的短暂,价值投资之路让他在2008年的的行程里是如此地灰暗。因为我国的市场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不同的时期市场的功能具有不同的定位,它植根于曾经“一大二公”的土地。市场草创之初,要服务于国企解困脱贫 ,为处境艰难,濒临破产的各级国有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是当时的首要任务。后来企业经济形势好转了,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又沦为大小非等拥有大资本者获取暴利后变现退出的机器。世界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次级债,通货膨胀,...还没有等到我们的许多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就又重新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境地。看来,我们的市场又要重新走回为国企脱贫解困的老路!

  应该说股权分置改革的结果是对价值投资的彻底否定,许多低成本大小非在二级市场的疯狂抛售是造成大盘几乎直线下挫的真正元凶,是让“林园”神话破灭的决定因素!

  中国没有“巴菲特”,但中国需要一个成功的“巴菲特”。投资者需要一种信心,需要一种成功理念的支撑。因为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我们的市场不能够永远在没有英雄的日子里沉沦!我们的市场最成功的要数“杨百万”,但“杨百万”的成功本身就是对价值投资的一种批判,“杨百万”能够在这个市场不被消灭是其对中国政策变化趋势的正确判断,是其灵活的投机思想在实际中正确运用的结果!一个市场要成为真正的投资市场首先必须是一个制度合理健全,管理规范高效的市场,更需要一个数量庞大且坚定理智的价值投资者群体!我们离投资者真正需要的那个市场还很远很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