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艾略特波浪基础-调整浪的变异型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9 8:35:3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3)变异的锯齿型:艾略特曾经指出,有一种非常态修正浪,b浪将如锯齿型中的一样,并未爬升到a浪的始点水平,便已结束,而随后的c浪也未跌破a浪的终点。
  
  如果这种型态事实上存在的话,确实是“失败c浪”。事实上,艾略特提出这个型态是不正确的,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波浪理论的根基。至少以我的经验来看,小时图以上的任何价格走势至今尚未发现有这样的例子。以深沪股市为例,5分钟图上倒经常见到有类似的型态出现。

但是如果仔细地划分,十有八九可以归到其他型态中。我希望读者不在万不得已时,不要作出这样的划分(如图3)。

 

 

 

 


  
  

  (4)非常态顶部:这个极为少见的变异型态,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的。艾略特在其著作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去解释这个概念。他指出,如果第5浪出现延伸,发生且终止在一个更大规模的第(5)浪之内,而一个相当大型的空头市场即将到来时,则此即将到来的空头市场(修正浪),如果不是以一个相当异常的小扩张平台型态作为前导(a浪),那么其中的c浪,相对于a浪而言,将会显得非常地长(如图4)。对于这种说法,后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和第(3)中所列出的变异型态一样属于概念性错误。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在一些小型的顶部确实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作出其他形式的划分虽然也可以,但没有这样划分来得自然。诸位请记住,波浪理论既然是自然法则,那么在划分上总是有许多种解释,如果你的眼睛看着不顺眼,于是,错误的概率就在加大了。我建议读者在实际运用时大胆使用这种划分。

  

  (5)“A-B底”:在自然法则中,艾略特曾经提出一个所谓“A-B基础”的结构,在A-B底的型态中,市场在结束一段符合波浪划分的下跌走势之后以3浪向前推进,然后再出一段3浪下跌,最后才进入多头市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特殊型态根本上不存在。如果成立的话,那么“五升三降”的波浪理论自然就瓦解。
  
  上述变异型态,有些至今尚未能在业界取得共识。至少,我认为第(3)及第(5)项不能成立。另外,艾略特还提到了一种叫“半月”的形状。但不是修正浪的具体型态(如图5),它只是价格指数走势的描述。在一个上升或下跌过程中,市场的多空力量对比缓慢地变化,以至突然加速,然后在一根长阳或长黑中结束。充分反映了股市中投资人的心理变化状况。至今,我们已介绍完所有的波浪型态。有时候虽难看一点,但从我开始认识波浪理论开始到现在,没有一段走势其型态划分在上述讨论的型态之外。
  
  起码,波浪理论可以满足了中国股市分析的需要。至于有些人认为波浪理论不适合中国市场,我倒有兴趣知道,他对波浪理论的认识到底有多少?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