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基金投资补仓行为七大注意事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3 8:30:53  文章录入:萃富网  责任编辑:cuiv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下跌,基金的购买成本越来越低,投资者开始尝试追加投资基金。而追加投资作为一种常用的投资方式,在基金投资中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不当将会造成越补越套的情况,不仅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情绪,更不利于基金的成长。

  第一,补仓前应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并进行必要的风险压力测试。这是投资者补仓回避风险的重要步骤。避免追加投资不能承受风险的基 金产品。

  第二,补仓应结合市场环境进行。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基金的业绩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震荡下跌行情下补仓有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摊低成本”,从而使原有的购买成本得到降低,但在持续上涨的行情中补仓只能会增大成本,从而造成盲目追涨,引起集中投资风险。因此,把握基金补仓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补仓应选择好合适的品种,并非所有的基金产品都是合适的补仓品种。股票型基金的净值波动较大,受证券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而补仓的效果比较明显。而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变动很小及不变动,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基金补仓时应当对基金品种的选择有一定的侧重点。

  第四,基金补仓资金的筹措应是闲置资金。无论是初次购买,还是持续追加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讲,购买基金产品所需用的资金都应当是不影响投资者生活开支,且是节余的闲置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使投资者做到投资中的从容。

  第五,补仓应注重长期投资效果。基金补仓也是投资者的一项理财规划活动,应当有目标和计划进行,其投资效果应当通过长期投资而得到相应的体现。这对于投资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急功近利的投资心态,对于投资者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第六,选择红利再投资实现直接补仓目的。对于缺乏现金或者资金流动紧张的投资者,不妨将原基金的分红方式调整为红利再投资,从而实现充分利用资金的目的,解决在面临良好投资机会时而补仓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七,利用基金转换功能,将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市场基金转换成具有一定成长性的股票型基金,从而使持有的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增加而实现间接补仓的目的。

  补仓也要随机应变

   “凡用兵之法,将受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此句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它的寓意精髓是:用兵作战要随机应变,灵活处之。主将在领受国君令后,就要集结兵员、组编军队、出征作战。在征途中可能遇到“圯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等各种地域,只有针对不同地理环境和敌军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取得胜利。

  这种千百年来受到军事家垂青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基金理财。基金投资者只有根据不同的市场行情和自身状况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方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补仓基金可平摊基金投资成本与风险,何时补仓,怎么补仓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专家提醒投资者,补仓也应当随机应变,灵活处置。具体说来,投资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择时而补,尤其是对股票型基金,补仓的时机和建仓的时机同等重要。众所周知,股票型基金的资产配置是股票品种,因此在诸多的基金产品中,它受市场的波动影响最大。针对股票型基金的这种特点,投资者应该选择在市场处于相对低位或刚刚向上反转时进行补仓。因为这时的市场,下跌的可能较小,补仓较为安全。

  第二:择优而补,投资者在进行补仓时,要重点关注基金产品的以往业绩,分析基金产品的未来收益,要选择那些历史业绩优异且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基金产品。切勿盲目补仓,否则,选择运作不好的基金,不但不能起到解套的目的,反而还可越补越差,作茧自缚。

  第三:不同种类的基金产品,要采取不同的补仓策略。一般而言,货币型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为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企业债券等短期有价证券,因此它的收益相对稳定,投资更灵活,不需要像股票型基金那样注重时机的选择,投资者可根据自身资金量大小和投资需求,随时进行补仓;而投资者对于保本型基金的补仓,则应时刻关注基金的开放日,避免因提前进行基金赎回而折损较多的申购、赎回费用。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补仓的时候,同样要注意投资组合的配置,根据个人的资产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搭配各种基金的投资比例,避免投资的同质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