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股票投资五大误区宜禁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7 8:32:07  文章录入:萃富网  责任编辑:cuiv

 自2007年10月16日起,沪、深A股终于告别牛市,而步入了漫漫熊途。打那以后,这个市场让投资者经历了一个由大喜到大悲、从大盈到大亏的过程。对此,国人之中,哀嚎一遍,骂不绝耳,既痛恨这个市场,但也从未离开过这个市场。时至今日,此等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面对如此境况,“哀”和“骂”均无济于事。因为,他既不能给你挽回过去之损失,又不能为你防范当前之风险,更不能让你获取未来之收益,所以,还是应针对A股市场的实际状况,冷静想一想:从即日起,你该做什么?鉴于此,窃以为,在熊市真正结束前,我们唯一应作的就是“厉兵秣马练内功,五大误区宜禁入”。对此,为大家奉献三策:

  一、 认清形势

  参与股票投资,只有认清大形势,才能规避大风险,获取大收益。因此,对影响和决定A股未来方向的四种形势不可不察:

  (一)经济形势。从总的态势看,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这种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迷雾重重。由高油价、高粮价引起的世界

  高成本、高通胀,以及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若不能有效遏制,则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出现滞胀局面,甚至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到目前,此类情况异常复杂,危机事件时有显现。面对这种大雾弥漫的世界经济,投资者不可不慎重对待。

  二是国内经济面临挑战。在高油价、高成本、高物价和金融危机不断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特有的二重经济属性,使得客观上存在着宏观通胀与微观通缩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与防止经济下滑的矛盾、当前温和的结构性通胀与要素价格长期上涨压力可能形成的全面的严重通胀的矛盾、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微观流动性过紧的矛盾、用国内可控资源抵御国际不可控风险的矛盾和国际与国内原油粮食巨大价差的矛盾。这些矛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许多新的复杂因素,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中国经济将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二)供求形势。在熊市中,市场对A股需求会相应减少。但在“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下,其股票供给会源源不断增加。这样,沪、深股市的供求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从表面上看,消息面上暖风频吹,好似百般呵护A股,但务虚成份较重;而中国建筑、光大证券和中国南车股份公司等大盘发行申请则相继上会,给空方的筹码却显得非常实在。这种虚多实空之举措,使投资者对管理层的做法较难理解,势必增加其对后市大盘之忧虑。

  (三)政治形势。在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前,全国稳定仍是会压倒一切之政治任务。这期间,由于A股跌幅很大,所以,有可能借势产生一定幅度的短期反弹。但根据前段政治行情看,届时的上升高度可能比较有限。

  (四)大盘形势。从沪、深A股总的态势看,其大盘仍处在熊市的下探过程中。根据深不见底、价格压缩、成交萎缩、人气低糜、反弹趋弱和救市无用等熊市六大特征分析判断,目前A股尚会继续维持熊之趋势,还不具备立即反转走牛的基本面和技术面条件。

  综合以上四种形势剖析,当前A股熊市还暂难改变,但深跌之后或将反弹。

  二、 识别误导

  熊市以来,受有关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士的误导,也给投资者造成了大幅亏损。因此,根据日常观察,应重点识别以下五大误导: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