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熊市辨析:2001-2005A股熊市的经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4 7:02:16  文章录入:萃富网  责任编辑:cuiv

  记得我第一提熊市来了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第二天全部清仓了,然后到现在再也没有进场操作,那时沪指还在5000点附近。目前新股民很多,对于熊市没有什么感觉,不知道什么是熊市,我简单的介绍一个股民亲身经历的2001年-2005年的熊市是什么样子。

    2001年-2005年A股熊市的经验

    2001年国家坚持按照市场价减持国有股(当时减持价格相当于净资产的十倍,由于市场反对没有成功.但是后来金融公司上市前,是以1.5倍左右净资产的价格把金融股卖给了外国战略投资者)却没有安排资金来接盘,也没有做空机制,所以和中国股市成了国家和上市公司圈钱的场所,与最近中国平安天量再融资圈钱方案出台时一样。开始出台国有股减持政策的那段日子,大盘也是象现在一样天天跌,后来一天比一天跌的快,跌的急,等你反应过来,自己的钱已经亏进3成,稳定一段后,大家都认为可能要有反弹了,可是几天内又跌了10%,后来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人人都出货,机构出,散户出,一连跌了几周,不过当时指数不高,波动还是比较小,两周也没有现在一天跌的多,这时大盘已经从2245点跌到了1500,后来国家看跌的太多,意识到国有股按照市价减持有点问题,就表示暂停,并且出了很多利好(股市长期的走势不是国家出利好这么简单,要是国家政策有用,后来就不会跌的那么多了),股市开始反弹了,只用了几天就涨到了1700点,这时大家习惯性的开始大量抄底,认为回到前期高点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几年证明,这些抄底的人基本上是亏的最多的,那些从高位跌下来的人因为短期跌幅巨大,大部止损出局,虽然跌了不少,但比起那帮抄底家伙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大盘反弹在1700点后,横了一个月,一个冲高的假突破后,大盘再次杀跌,这时就再也没有人再敢抄底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底在那里,十几天下来,大盘已经到了1300,后来大盘出现了又一次的反弹,最后进入了最恐怖的阴跌时代,各股进一退二,平时各股波动只有2%,大盘股日线就象死亡的心电图,一天涨一分跌一分,有时一天就出现2个价,不死不话的,股市就象停滞了一样。如果突然有几天大涨,这时千万不能追,后面的大跌一般是涨幅的三倍以上,然后又进入不死不话的行情,每周各股只跌个1-2%,你一点不往心里去,一个月跌几分钱很正常,但是一年下来你突然发现,希里忽嘟就把钱亏了一半.不过一年有一两波行情,一般都是一个月内完成,快进快出的多,不然死的会很惨,一年下来,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亏,而且亏的很多,亏的在50%以上的人占股民的80%,这时你只有死扛,因为这时你感觉卖了剩下的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你肯定坚持死了也不卖了。结果呢几年下来,你的钱只剩下了零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大熊市,从2001年到2005年初的这个时期很多人几乎陪了90%.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股市进入了所谓的黄金10年,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中国经济欣欣向荣,实际上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刚进入攻坚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导致的大小非解禁才刚刚开始,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全流通只有在市场稳定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完成,在熊市大家的预期都是更低的价格,所有的大小非解禁带来的结果就是全部卖出!全部卖出的结果就是持续的下跌,只有牛市里上市公司才会觉得自己的股票价格被低估!

    总结起来,熊市几个阶段表现:

    第一,熊市的标志是:作为投资人你会发现,每次逢高卖出股票都是对的。对于来讲,开始股市下跌他们是并不担心,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中,但是每次出台利好都是只有几天作用,一发行新股或者一传闻再融资就再次暴跌,这时持续的下跌让开始意识到下跌的危害,推出减免印花税利等更大的利好政策,但是股市仍然只是只有几天作用,反弹几天,然后继续下跌,最终股市无法发行新股,失去融资功能。

    第二,熊市的初级阶段股价表现:熊市不是跌个不停,而是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经历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后,很多股票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时候市场上该炒的股票都吵了,该长得都长了,股价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几十年的成长,100元 50元的股票到处都是。市场再也找不到做多的理由。股价开始下跌,而很多人还沉浸在赚钱的喜悦当中,认为这只不过是牛市的回调,可是赚钱却变得越来越困难。最后很多人终于忍无可忍,开始抛售股票,股价开始大幅下跌,进入熊市的中级阶段。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