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融资融券:杠杆投资理念造成收益和亏损的放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3 21:16:1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杠杆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通过杠杆的使用,只用一个较小的力量便可产生较大的效果。相对于普通证券投资来说,融资融券最为显着的特征在于通过保证金支撑为投资者提供了“以小博大”的机会,起到了财务杠杆的作用。
  
  想必大家都已了解到,融资就是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也俗称为“买空”;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再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也俗称为“卖空”。
  
  不难看到,“融资”和“融券”都只是一种投资交易方式,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方向的选择。如果方向选择错了,亏损就会加倍放大,如果方向正确,收益也会加倍。也就是说,融资融券是一种放大了投资收益与亏损的交易方式。这里,我们以两个小案例进行说明。(简明起见,我们假设交易中不考虑佣金、利息等费用,并假设保证金比例为50%)
  
  一、融资案例分析:融资时收益与亏损的放大
  
  假设某投资者信用账户中有100元保证金可用余额,拟融资买入股票A,融资保证金比例假定为50%,则该投资者理论上可融资买入200元市值(100元保证金÷50%)的股票A。
  
  如果股票A在买入后市值上涨了10%达220元,此时,投资收益率为20%;反之,如果股票A在买入后市值下跌了10%,此时,其损失就是20%。
  
  公式表示即为:
  
  融资买入股票收益或亏损=融资买入股票涨跌比例/融资保证金比例
  


  
  

  
  从上表中不难看到,投资者在融资买入股票后有两点必须关注,一是投资收益率的变化;二是维持担保比例的变化。保证金比例越低,收益或亏损的放大倍数就越大,它们基本上呈反比例关系。而当融资买入股票跌到一定程度时,投资者还需要追加保证金。如在股票下跌了35%后,维持担保比例降至130%时,投资者需要开始追加保证金了。
  
  二、融券案例分析:融券时收益与亏损的放大
  
  假如某投资者信用账户中有100元保证金可用余额,拟融券卖出股票A,融券保证金比例为50%,则该投资者理论上可融券卖出200元市值(100元保证金÷50%)的股票A。
  
  如果融券卖出的股票A股在卖出后上涨了10%,其市值由原来的200元变成了220元,此时,投资损失为20%;反之,如果投资者在融券卖出的股票A如期下跌了10%,其市值就变成了180元,此时,投资者收益率为20%。
  
  公式表示即为:
  
  融券卖出股票收益或亏损=融券卖出股票涨跌比例/融券保证金比例
 

  
  从上表中不难看到,投资者在融券卖出股票后有两点必须关注,一是投资收益率的变化;二是维持担保比例的变化。投资收益或亏损放大的比例,与融券保证金比例的高低直接关联。而当融券卖出的股票上涨到一定程度、维持担保比例下降至130%时,投资者还被要求及时追加保证金。
  
  由此可见,融资融券作为一种具有显着杠杆特征的交易方式,其放大的不仅仅是投资收益,同样也放大投资亏损的风险。这就是杠杆投资原理下的新风险与收益概率。投资者在参与这样全新交易方式之前,不可不心中明了,既不能只看到投资收益的放大效果,也不能只强调亏损的放大后果。
  
  上述两则案例,我们是简单抽象化的说明了融资融券下收益与风险的放大情况。从中也明确告诉我们:
  
  融资融券这种新的交易方式,赋予了投资判断更高的权重,赋予了投资智慧以更高的“溢价”。方向判断正确,投资者将获得比普通交易更多的收益,但一旦判断方向失误,投资者付出的代价也将较普通交易更大,“博傻”的代价将远高于常规非杠杆交易。
  
  可以说,融资融券业务既给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更对投资者的投资水平、投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面对此项新业务,投资者在参与前,需要做足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客观地评判一下自己当前的风险承受能力,让自己的投资处于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在融资融券交易中,杠杆比率(即收益或亏损的放大倍数)与保证金比例、折算率有关系。保证金比例越低,折算率越高,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比率越高,风险就越大。实际操作过程中,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融资融券授信额度申请,或者部分使用授信额度,以控制风险。
  
  二是充分地了解、研究市场,尽可能透彻地判断市场运行的方向,博取大概率的投资方向选择,并及时掌握止损点,否则不仅要面临更多的损大,还要经受追加保证金之苦。如果未能按期交足担保物或到期未偿还融资融券债务的,还要经受强制平仓之苦。
  
  (本专栏内容由海通证券、国信证券提供,仅为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观点和立场,也不作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依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