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超级盘口主力揭密:庄家操盘手惯常的做盘手法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6 7:19:5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作为一名成熟的庄家操盘手,其相应的做盘思路都会相对灵活而绝不拘泥。因为股市瞬息万变,操盘手法若不顺势应变,则往往容易遭致被动。尽管有时会碰上越是简单越是臭招而战果却越是辉煌的情况,但其实质却仅仅是一种没有遇到强硬对手而已。具体分析起来,庄家操盘手在运用一些惯常的做盘手法的同进,偶而也会运用一些特技,且具体如下: 1、拆庄。在进货阶段如果有人碰庄,则应立即果断地把股价拉起,对方若下砸则通吃,从而加快进货速度;对方若抢货则暂且观望,然而再视对方的资金实力和进货数量来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2、成交量的峰值和股价峰值相伴而生,前者在先,后者居后。如果市场牛市波段的形态是先慢后快,则成交量峰值出现之后会立即出现股指的峰值(顶部)反之,如果牛市波段的形态是先快后慢,则成交量峰值出现之后,股指的峰值(顶部)相隔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如2000年1、2月间的牛市波段为先慢后快型,2月17日,沪指创下1770点高位,成交量放大到499.13亿元的天量,成交量的峰值与股指的峰值几乎是同时出现。而1998年3月末至6月初的牛市波段是先快后慢型,成交量的峰值在4月9日(124.92亿元就已经出现,而股指的峰值(顶部)1422点1998年6月4日才出现,相隔了40个交易日。
庄家做庄过程中一般有吸货、洗盘、拉升、派发等几个阶段,大家最关心的是建仓,若某股刚刚处于建仓阶段,此时介入犹如啃未长熟的青苹果,既酸又涩;若某股处于拉升末期,此时买入犹如吃已过保鲜期的荔枝,味道索然。了解主力吸货的特征与周期,有利于在庄股将要“瓜熟蒂落”之际及时采摘。 大家都有直观的感觉,表现良好的个股前期都有段较长的低位整理期,而拉升期或许仅仅十几个交易日,原因在于主力吸货耗时较多,正常状态下吸货期都在一个季度左右,具体来说,某一庄股吸货时所耗的时间与盘大小、庄家的操作风格、大盘整体走热有密切的关系,投资者对不同的个股可根据以下的方法判断: 1、对新上市的个股可关注上市数天内、特别是首日换手率。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大,应是庄家有意将其作为做庄目标,一般都会利用上市首日大肆吸纳,完成大部分的建仓任务。南方建材(0906)流通盘仅3600万,1999年7月7日上市当天成交2500万股,换手率高达70%,上市三天共成交5100万股,换手率达145%,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大幅换手,没有庄家的掺和难以想象的。该股在低位盘整数个月之后便缓慢回升,投资者可进一步确认庄家已在上市后数天内完成建仓,剩下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拉升时机了。与南方建材几乎同时上市的西藏药业(600211),走势与之极为相似。
|
|
![]() ![]() |